2016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23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小报”
【答案】小报始见于宋代,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标志着民间办报的开端和封建官报大一统局面的终结。流行于社会上的“小报”并非出于一家之手,“小报”只是当时人对这种类型的非官方报纸的习惯性称呼,是邸报的一种补充,没有自己的言论。小报的特点主要有:①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②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开始称为“单状”; ③发行人为进奏官、使臣或“书肆之家’,,也有赖以为生的专门刺探消息者; ④信息灵通,时效性较强,报官报所未报,也有虚假信息; ⑤读者范围广,既有手抄,也有印刷; ⑥屡遭查禁,但屡禁不止。
2. 穆青
【答案】穆青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他的新闻通讯报道浓缩了伟大时代,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叙写了时代激流,因而读来引人入胜。1986年,国家创办中国新闻学院,穆青兼任新闻学院院长,为中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
3. 《中兴日报》
【答案】《中兴日报》是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机关报,1907年8月20日由华侨同盟会陈楚楠、张永福等创办。1908年,胡汉民、汪精卫、田桐、居正等曾担任该报主笔,与当地保皇党报纸《南洋总汇报》展开激烈论战,孙中山、黄兴都曾撰文参战。孙中山以“南洋小学生”的笔名,发表《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等文章,批驳改良派对革命的侮蔑。
4. “竖二民”
【答案】“竖三民”是指于右任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的合称。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