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负荷强度

【答案】负荷强度是指完成练习对有机体的刺激深度,是学生从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和强度的总称。

2.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答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目标,训练对象的水平民主部加大运动负荷,在只能感负荷加大的趋势下,合理调整大、中、小负荷,提高人体机能,保证训练效果的良好积累

3. 轨迹的方向

【答案】轨迹的方向是指在练习中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移动的方向,轨迹的方向是根据身体的面而确定的,身体面有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运动的轨迹方向可分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基本方向,又可分为前上、前下、左前上、左前下、以及回环等更多的方向。 4. 个人体育锻炼的评价

【答案】个人体育锻炼的评价是指评价个人体育锻炼情况,内容有体育课成绩、通过《标准》情况、通过《等级运动员》情况及自我表现锻炼能力于锻炼习惯的养成的程度。

5. 学校体育

【答案】学校体育是指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6. 直观性原则

【答案】直观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方式,发挥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认真参加练习,使其掌握体育卫生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

7. 体育教学目标

【答案】体育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的下位目标之一。体育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这个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它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

8. 终身教育

【答案】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是指一个人一生都必须接受

教育。它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所受到的连续的教育及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的有机统一,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教育的一切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

9. 在跑的练习中,采用大或极限负荷是为了发展( )。

A. 速度力量

B. 最大速度

C. 速度耐力

D. —般耐力

【答案】B

10.体育教学的三项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 )全面完成。

A. 必须

B. 不一定

C. 一定不能

D. 有所侧重地

【答案】D

11.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在制定锻炼任务、内容、方法时,必须有所区别于其他的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是( )。

A. 持之以恒原则

B. 因人制宜原则

C. 全面发展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B

【解析】因人制宜原则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锻炼任务、内容和方法。

12.对于复杂的动作,在接受阶段的教学后采用的讲解形式是( )。

A. 侧重法

B. 分段法

C. 对比法

D. 联系法

【答案】B

13.我国“体育课”最早出现于( )。

A.1903

B.1913

C.1923

D.1933

【答案】C

【解析】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

14.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卢梭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1632〜1704年)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体育、智育做了明确的区分,并着眼于实际的锻炼。

15.《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

A.1977

B.1978

C.1979

D.1980

【答案】C

【解析】1979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两个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内容和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评定作了明确的规定。

16.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一项( )。

A. 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B. 很容易的工作

C. 枯燥乏味的工作报告

D. 难做的工作

【答案】A

17.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高中体育教材可采用( )。

A. 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

B. 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

C. 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

D. 以身体素质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

【答案】D

18.运动技能、技巧占体育课成绩的( )。 A. B. C. D.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