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813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产品周期理论
【答案】产品周期理论是由弗农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的一种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他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2. 区域性因子
【答案】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3. 接触扩散
【答案】接触扩散是指地理扩散过程是山近及远进行的。源于任一源点的地理扩散都具有距离衰减效应。
4. 原料指数
【答案】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5. 《货殖列传》
【答案】《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6. 组织链
【答案】组织链是组织关系系统。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在管理上,它与公司内其他机构有着一定联系,尤其是与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的联系更为密切。这种联系,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
7. 增长极
【答案】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8. 行为主义分析
【答案】行为主义分析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9. 支配效应
【答案】支配效应是指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即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是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10.新经济地理学
【答案】新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研究,它侧重用经济模型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地理现象,并试图将其纳入到长期忽视空间维度的主流经济学中。
11.区域产业结构
【答案】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具有条件制约性、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征。
12.范围经济
【答案】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的扩大而获得的效益或基于价值活动的可分割性,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实行分工与协作,价值链各环节在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间实现整合带来的成本节约。
二、简答题
13.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系统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其一般空间法则分别是什么?
【答案】(1)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系统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市场原则是基础; 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是对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2)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系统构建的一般空间法则:
①市场原则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其特点是:
a.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其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b.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c.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②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间点。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③行政原则
在划分行政区域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从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的系统也称作为K=7的中心地系统。
14.如何判断一个经济部门的专业化水平?
【答案】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可以用区位商和专业化指数。
(1)区位商是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区域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同类比重之比。
(2)专业化指数是某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一个部门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指数越大,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15.简述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
【答案】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制是生产网络。生产网络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这些联系的管制以及生产的地理根植性,形成了相互联系的、跨越国界的全球生产系统。
(1)生产网络
生产网络与生产链相关联。生产链主要由输入、生产、物流和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链的运转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是技术系统和运输与通讯系统,再往外延伸就是金融系统和协调和控制等社会环境。因此,生产链的每个单独要素的运行都依靠其他要素、环节和外部环境的支持。生产链中所有这些组成要素构成复杂的横向的、纵向的和旁侧的联系,形成了多维、多层的经济活动联结网络,即生产网络。
(2)生产网络管制
现代经济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种不同类型(如不同跨国度、规模、所有制等)企业单元组成的。这些公司广泛分布且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共同构成了全球经济系统。
(3)生产网络空间
生产网络空间指生产网络中的各种生产过程和经济联系所占据的地理空间。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对地理即离对生产的阻碍作用变小,生产联系加强,生产网络空间变大,“地球村”经济正在形成过程之中。
(4)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
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生产网络中的每个元素,如每个公司、每个经济功能单元,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因此,以公司为中心的生产网络深深地受到地方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公司网络在地方联系中被根植和扩延。
16.试述企业空间扩张规律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
【答案】(1)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应该遵循社会律
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
①接触扩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