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813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子零售业

【答案】电子零售业是指个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购买者可浏览网上商品目录,比较、选择满意的商品或服务,通过互联网下定单,通过网上付款或离线付款、卖方处理定单、网上送货或离线送货,完成整个网上购物过程。

2. 特殊因子

【答案】特殊因子是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3.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答案】极化—涓滴效应是用于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地区发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领先于其它地区,该发达地区被称为北方,欠发达地区则被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不利作用称为极化效应,有利作用称为涓滴效应。

4. 门槛人口

【答案】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门槛人口是指被供给的人口,是人口数量的概念。

5. 相对成木学说

【答案】相对成本学说是成本学说的一种,该学说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 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得利益。

6. 区域空间结构

【答案】区域空间结构是指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技术特点及由此而决定的区位特征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比如,工业、商业等表现为点状,交通、通讯等则表现为线状,农业多表现为面状。这些具有不同特质或经济意义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空间位置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7. 霍夫曼系数

【答案】霍夫曼系数是指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8. 交通网的连接度

【答案】交通网的连接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9. 综合等费用线

【答案】综合等费用线是运费相等点的连线,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可以用综合等费用线来形象的加以说明。

10.城市职能

【答案】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11.产品周期理论

【答案】产品周期理论是由弗农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的一种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他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12.扩散机制

【答案】扩散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避免集聚不经济; 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政府的政策作用。

二、简答题

13.试述西方城市区域管制的特点。

【答案】西方国家的城市区域管制具有以下特点:

(1)地方分权

要求把管制的权力由上级政府下放给下级政府,把权力由政府转移给民间,强调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共享权力。

(2)伙伴制和多重管制

在城市区域管制中,各种利益主体是一种伙伴合作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实践证明,在

管制中伙伴制能够产生出协同效应,更有利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伙伴制促成了在城市区域中形成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机构、志愿者组织、社区等多重管制结构,通过共同参与、协商、对话,制定政策和实施干预。

(3)注重决策的过程和地区导向,就是由各种利益主体组成一个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互补,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

14.试述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1)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非中心化或平等性、本地化等特征。

①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互动的,创新资源可以在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多向的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在该网络中,一项创新一旦发生,即可以借助各种关系通道,引发模仿、集体学习以及创新资源流向的调整,从而得以很快地扩散。

②区域创新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并不仅仅局限在本地,它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的作用。

③区域创新网络的动态性则是指其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等都在发生着变化。

④区域创新网络的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是指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方式不是等级式的,不存在主宰一切的中心,而是一种网络的、平等的联系。

⑤区域创新网络的本地化特征体现在“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是本地的行为主体,而所有这些网络结点及其参与活动过程都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动”。

(2)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区域创新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网络化的联系和传递结构,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创新主体的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

②主体之间形成相互依存和分工协作,借助于整体的力量、运用系统的优势开拓外部市场和抵抗外部风险。

③如果区域创新网络不能及时适应外部大环境的变迁,做出正确的响应,也有可能陷入发展困境。

15.试述技术进步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试述高新技术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

【答案】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己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