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719体育学基础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常见的突触类型是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和( )突触。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高等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突触接触形式有三种,
即
2. 最大心率不容易测定,可采用公式推算。若某同学的年龄是25岁,则公式推算他的最大心率为( )。
A.200
B.195
C.190
D.20
【答案】B
【解析】最大心率指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在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増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因此在测定最大工作能力和最大耗氧量时,最大心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最流行的理论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有题干得知某同学年龄为25岁,测其最大心率=220—25=195。
3. 非条件反射是人体( )基本反射活动;条件反射( )的反射活动。
A. 先天的;是后天的
B. 后天的;是先天的
C. 先天的;也是先天的
D. 后天;也是后天的
【答案】A
【解析】非条件反射又称先天反射,是指当反射弧完整时,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突触后膜对( )増大。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是指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的电位变化。化所致。
5. 经常进行比赛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对( )的适应能力。
A. 非条件刺激
B. 无关刺激
C. 新异刺激
D. 任意刺激
【答案】C
【解析】外人参观和进行比赛都属于新异刺激。运动员在分化阶段,对运动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些错误动作和多余动作也得到了纠正,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是定型还不稳固,遇到新异刺激就有可能重新出现错误动作和多余动作。因而经常进行比赛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对新异刺激的适应能力,从而进一步纠正错误,稳固动力定型。
6. 细胞兴奋性维持是因为( )。
A. 安静时膜对
B. 兴奋时膜对
C.
D. 膜的
【答案】D
【解析】A 项,安静时膜对
D 项,膜的有通透性是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B 项,兴奋时膜对通透性增加是兴奋产生过程中除极化产生的原因。C 项,
一个兴奋能够产生,因此兴奋性可以维持。
7. 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此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显著提高( )。
A. 有氧工作能力
B. 无氧运动能力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答案】A
【解析】利用个体乳酸阈水平为基准进行训练,可抑制肌组织中的代谢性酸中毒的早现。由于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影响难以提高,而提高乳酸阈的水平可改善肌肉的有氧能力。因为在这
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尤其是对通透性升高产生去极有通透性 通透性增加 泵作用 的易化扩散 的易化扩散与兴奋性的产生无关。栗作用可以使已经产生兴奋的细胞超极化,最终回到静息电位状态,使得下
种强度下训练,肌肉的有氧能力的提高不受最大摄氧量的限制。
8. 截肢残障人使用义肢有助于消除哪种心理障碍( )。
A. 挫折心理
B. 依赖心理
C. 缺陷心理
D. 防御心理
【答案】C
【解析】使用义肢能帮助截肢残障人消除障碍,提高能力,最大程度地像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恢复其行走的能力,从而消除他的缺陷心理。
9. “第二次呼吸”现象是人体( )功能增强所致。
A. 植物性
B. 运动性
C. 植物与运动性
D. 肝脏解毒
【答案】A
【解析】在进行激烈运动的开始阶段,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技能动员明显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神经系统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如呼吸困难、肌肉酸软无力等,这种机能状态被称作“极点”。“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人体植物性功能増强,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10.身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原因是( )。
A. 钙含量减少
B. 椎间盘压缩和椎骨退化
C. 氧运输系统能力降低
D. 肌肉力量下降
【答案】B
【解析】身高随年龄的増长而降低,这是由于脊柱后凸或秤砣背,椎间盘压缩和椎骨退化,运动减少,肌肉萎缩,腰背肌肉难以维持脊柱的直立等因素造成的。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坐高下降,肩宽及胸围变小。
二、简答题
11.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答案】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有:
(1)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长时间、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使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数不比一般人高,甚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