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月经

【答案】月经是指女性在卵巢雌性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自主性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现象。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和血液会从阴道排出,流出的血液称为经血。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月经期,一般持续2〜7天。每次月经的出血量为20〜100ml 。

2. 最适初长度

【答案】最适初长度是指收缩可以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大于或小于最适初长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均会下降。当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时,肌小节中粗、细肌丝的重叠状态最佳,收缩可活化(与位点结合)的横桥数目最多,因而产生的力量也最大。

3. 超负荷原则

【答案】超负荷原则是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它不是指超过本人的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力量训练的超负荷是一个不断递增的持续过程,它能不断对肌肉产生更大的刺激,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适应,致使肌肉力量不断增长。

4. 心血管疾病

【答案】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是心脏和血管系统病变的统称。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

5. 微循环的直捷通路

【答案】微循环的直捷通路是指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和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的通路。这条通路较直,流速较快,加之通血毛细血管管壁较厚,又承受较大的血流压力,故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因此这条通路的作用不是在于物质交换,而是使一部分血液通过微循环快速返回心脏。

6. 吸氧量

【答案】吸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又称摄氧量或耗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计量摄氧量。安静时,机体代谢水平低,能量消耗少,每分摄氧量与每

分需氧量是平衡的。

7. 射血分数

【答案】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射血分数反映了心室的泵血效率。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搏出量约为血分数约为 而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通常可达因此,射8. 最大重复次数

【答案】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常用最大重复次数

来表示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9. 最后公路

【答案】最后公路是指位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脊髓运动神经元既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同时也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质等各级高位中枢下达的有关调控运动的各种指令,最后由该运动神经元发出适宜的传出冲动引起所支配的肌肉收缩,从而实现各种反射和随意运动。

10.缺陷假说

【答案】缺陷假说是对残障人的生理特点进行描述的一种假说。缺陷假说认为残障人由于存在某一方面形态或功能残障,会影响整个身体全面的发育,使之迟缓而不及健全人。

二、简答题

11.如何认识人体衰老产生的机制?

【答案】目前关于人体衰老产生的机制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代谢产物交联学说

代谢产物交联学说认为异常或过多的生物大分子交联是衰老的原因,机体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结成难分解的聚合物,而不能在体内发挥正常功能,并且对细胞产生严重损伤,可以引起组织理化性质改变、酶活性降低、蛋白质合成障碍以及废物累积等,最终导致细胞的衰老。

(2)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在机体内有很强的氧化反应能力,而且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对蛋白质、核酸、脂质等产生伤害作用,从而导致机体的衰老。环境中氧自由基也可损伤蛋白质、DNA 、生物膜、线粒体等加快人体的衰老进程。

(3)线粒体DNA 损伤说

线粒体DNA 损伤说认为线粒体的变性、渗漏和破裂都是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线粒体DNA 损伤时,将影响细胞的能量供给,同时也使线粒体产生更多氧自由基。线粒体DNA 的突变几率很大,且这些突变以不同方式影响线粒体

的功能。

(4)细胞有丝分裂学说

细胞有丝分裂学说认为细胞増殖次数与染色体末端维持其稳定的端粒长度有关。人体二倍体细胞染色体一般可复制次数低于

Hayflick 点时,细胞停止复制。

因此染色体端区长度就成为人类体细胞的生物学年龄标志。

(5)遗传控制学说

遗传控制学说强调遗传物质在人体衰老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各物种的寿命主要取决于遗传物质,DNA 链上可能存在一些“长寿基因”或“衰老基因”来决定个体的寿限。

1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案】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有以下特点:

(1)身体素质的自然生长

儿童少年各项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称为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素质的发育速度也不一样。男女之间各项身体素质在12岁以前的差别不大,13〜17岁之间身体素质的性别差异迅速加大,女子逐年增长的平均值约为男子的50%。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加速期,身体发育的速度快、幅度大。性成熟期结束时,身体素质的増长速度开始减慢。25岁以后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结束,若不进行训练,身体素质一般不再进一步提高。

(2)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

身体素质发育有一定的阶段性。各项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包括増长阶段和稳定阶段。增长阶段表现为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増长,包括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阶段。在增长阶段之后身体素质趋于稳定,称为身体素质发育的稳定阶段。稳定阶段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发展速度明显变慢或停滞,甚至有所下降。女生的身体素质发育在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之间可能出现数年停滞的现象,称之为身体素质发育的停滞阶段。儿童少年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由増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的年龄界限不完全一致,男女之间也有差别。男女身体素质发育的稳定阶段基本能保持到25岁左右。

(3)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做身体素质増长敏感期。以年增长率的均值加一个标准差作为确定敏感期范围的标准。年增长率等于或大于标准值的年龄阶段为敏感期,小于标准值的为非敏感期。

(4)身体素质增长的顺序性

在身体素质増长过程中,由于各种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即出现高峰的时间有早有晚,表现在增长的顺序有先有后。在不受训练等因素影响的自然増长的情况下,男子从儿童到青年的整个过程中,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增大领先;其次是下肢的爆发力;臂肌静力性力量、耐力较晚。女子各项素质增长顺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7〜12岁期间,与男子的增

次,端粒DNA 会随分裂而不断缩短,当缩短到一定程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