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学或西方音乐史之西方音乐通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20世纪美国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进行新音乐实验的_____、舞剧《阿帕拉契亚的春天》的作者_____、《蓝色狂想曲》和歌剧《波吉与贝丝》的作者_____等。

【答案】艾夫斯,科普兰,格什温

【解析】20世纪美国音乐的代表人物有查尔斯·艾夫斯、阿伦·科普兰、乔治·格什温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艾夫斯做了大量新音乐实验; 科普兰代表作是芭蕾舞剧《阿帕拉契亚的春天》; 格什温的代表作是《蓝色狂想曲》和歌剧《波吉与贝丝》。

2. 理查·斯特劳斯称他的交响诗作品为“_____”,代表作有:以哲学家尼采超人学说为题材的《_____》、以中世纪无赖传说为题材的《_____》、以塞万提斯同名小说为题材的《_____》、作曲家向批评家进行反击、带有自传性的作品《_____》。

【答案】音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梯尔·欧伦什皮格尔愉快的恶作剧; 唐吉诃德; 英雄的生涯

【解析】理查·斯特劳斯(1864~1949)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交响诗是他流传最广的音乐类型,他称之为音诗。代表作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梯尔·欧伦什皮格尔愉快的恶作剧》《唐吉诃德》《英雄的生涯》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尼采表明其“超人”哲学的同名著作为题材; 《梯尔·欧伦什皮格尔偷快的恶作剧》以德国14世纪一个无赖汉的故事作

,以塞万提斯同名小说为题为歌剧题材; 《唐吉诃德》是一部“基于骑士性格主题的幻想变奏曲”

材; 《英雄的生涯》斯特劳斯向批评家进行反击、带有自传性的作品。

3. 康塔塔是一种在室内演唱的声乐曲,诞生在_____国,由独唱形式宣叙调和咏叹调组成,最早称呼这种声乐曲为康塔塔的是意大利作曲家_____。德国最具特色的是教堂康塔塔,广泛运用路德教派的赞美诗写作会众齐唱的众赞歌体裁,巴罗克写作大量康塔塔的德国作曲家有泰勒曼和_____。

【答案】意大利; 格兰迪; 巴赫

【解析】首先称室内声乐曲为康塔塔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格兰迪,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在意大利,是“单声音乐”风格的产物,由独唱形式宣叙调和咏叹调组成。德国的康塔塔有世俗与教堂两种类型,发展得更具民族特征的是教堂康塔塔,作为结束全曲的合唱常以四声部的众赞歌形式出现。1650~1750年间,德国产生的康塔塔数量浩瀚,如泰勒曼的1000多部,巴赫的近300部等。

4. 福雷的创作以抒情小曲见长,集中在_____和_____两种体裁。

【答案】钢琴曲:艺术歌曲

【解析】加勃里埃利·福雷(1845~1924)集中在钢琴曲和艺术歌曲两种体裁。是法国连接19与20世纪的重要作曲家。其创作以抒情小曲见长,

5.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主要创作体裁是_____和_____。

【答案】钢琴曲; 艺术歌曲

【解析】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音乐创作以简洁纯朴的抒情性乐曲为主,尤以钢琴曲和艺术歌曲居重要地位。代表作有《来自祖国》《a 小调钢琴协奏曲》等。

6. 圣桑的主要管弦乐作品有:加管风琴的《_____》、双钢琴与乐队组曲《_____》、交响诗《_____》等

【答案】第三交响曲; 动物狂欢节; 骷髅之舞

【解析】卡米尔·圣桑(1835~1921)是法国浪漫时期的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其管弦乐的创作基于古典传统,代表作有带管风琴的《第三交响曲》、双钢琴与乐队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骼骼之舞》等。

7. 18世纪用德语演唱的喜歌剧称为_____,莫扎特创作的土耳其色彩的《_____》和体现了共济会精神的《_____》是该体裁登峰造极的剧目。

【答案】歌唱剧; 后宫诱逃; 魔笛

【解析】歌唱剧是18世纪用德语演唱的一种带说白的喜歌剧,莫扎特的具有典型土耳其东方式题材的《后宫秀逃》和体现了共济会精神的《魔笛》体现了18世纪歌唱剧的最高水平。

8. 贝多芬共创作了_____部交响曲,第_____交响曲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他的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以_____取代了原先的小步舞曲。

【答案】九,六,谐谑曲

【解析】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其中第6交响曲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 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他的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以谐谑曲取代了原先的小步舞曲。

9. 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后期发展阶段,_____是插入原有圣咏词曲中的片断,_____是接续在圣咏哈利路亚之后的花唱式段落,_____是插在天主教礼拜仪式中的戏剧。

【答案】附加段; 继叙咏; 宗教剧

【解析】格里高利圣咏的扩展主要体现于附加段、继叙咏及宗教剧这些新的音乐形式的产生。附加段即在原有的格里高利圣咏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 继叙咏即紧接在圣咏哈利路亚

之后的花唱式扩展段落; 宗教剧即插在天主教礼拜仪式中的戏剧,包括奇迹剧、神秘剧和道德剧。

10.拉赫玛尼诺夫晚年以帕格尼尼《随想曲》第24首主题写成的大型钢琴与乐队变奏曲《_____》是他最后的交响音乐杰作之一。

【答案】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解析】《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帕格尼尼小提琴《无伴奏随想曲》第24首、中世纪继叙咏“愤怒之日”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一首优美旋律为主题加以变奏,由于“愤怒之日”的加入,音乐出现阴沉的气氛。

二、名词解释

11.勃拉姆斯

【答案】浪漫主义德国作曲家。追随古典传统,坚持写作无标题的纯器乐音乐,主要创作成

就体现于4部交响曲和24首室内乐作品,风格含蓄内省。还写有大量艺术歌曲、合唱曲和钢琴曲。

12.格林卡

,俄罗斯作曲家,是俄罗斯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为【答案】格林卡(M.Glinka ,1804~1857)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有句名言:“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编一下而己。”这代表了格林卡的创作思想,他的创作植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旨在表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对俄罗斯后来的很多著名作曲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作品有歌剧《伊凡. 苏萨宁》、管弦乐《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等。

13.福雷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创作以抒情小曲见长,写作有大量艺术歌曲和钢琴曲,大型作品较著名的有《安魂曲》、戏剧配乐《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等。25. 循环形式答:弗朗克在《d 小调交响曲》各乐章中反复使用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动机:疑问动机一渴望动机一信念动机,以循环形式贯穿使用,以统一交响曲各乐章。

14.牧歌

【答案】16世纪意大利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14世纪已产生,是二至三个声部的抒情歌曲,多为田园诗或爱情诗,以“利都奈罗”为结束段,“新艺术”作曲家兰迪尼写作了大量牧歌。16世纪牧歌是为知名诗人诗歌谱曲的抒情歌曲,其直接前身是弗洛托拉。早期牧歌为无伴奏形式,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阿卡德尔特等; 中期牧歌运用模仿复调写作,适量采用音乐绘词法与象征手法,代表作曲家有罗勒、帕莱斯特里纳、拉索和蒙特; 晚期牧歌创作发展了许多新手法,大胆使用黑音符,和声出现半音化尝试,旋律风格趋向单音音乐,题材上采用戏剧性内容写作,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泰威尔第是16世纪末意大利牧歌的杰出代表。

15.格里高利圣咏

,是中世纪天主教会音乐【答案】罗马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

,由教堂唱诗班以拉最重要的体裁,它是无固定节拍、无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于《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