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西方音乐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斯克里亚宾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集中在_____和_____体裁。

【答案】钢琴奏鸣曲; 交响曲

【解析】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1875~1915)是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集中在钢琴奏鸣曲和交响曲体裁。

2. 作曲家多尼采蒂和_____是继罗西尼之后的19世纪意大利歌剧代表者,前者写有歌剧作品

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在作曲家威尔第手中发展到顶峰。 ,,《_____》后者的代表作有《_____》

【答案】贝里尼; 拉美摩尔的露契亚; 诺尔玛

【解析】加埃塔尼. 多尼采蒂(1797~1847)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拉美摩尔的露契亚》。文青佐·贝里尼(1801~1835)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诺尔玛》。朱塞培·威尔第(1813~1901)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意大利歌剧在他的手中发展到高峰。

3. 巴罗克时期的独奏协奏曲形式由作曲家_____开创,采用三乐章的套曲模式,第一乐章是乐队全奏和独奏交替的“_____”结构。

【答案】托雷利; 利都奈罗

【解析】朱塞培·托雷利开创了巴罗克时期的独奏协奏曲形式,采用三乐章的套曲模式,第一乐章是乐队全奏和独奏交替的“利都奈罗”结构,托雷利的创作为巴罗克晚期独奏协奏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4. 贝尔格的主要作品有:以“十二音体系”创作的《_____》、弦乐四重奏《_____组曲》和歌剧《_____》。

【答案】小提琴协奏曲; 抒情; 沃采克/露露

【解析】阿尔班. 贝尔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以“十二音体系”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歌剧《沃采克》、《露露》等。

5. 舒伯特根据同名艺术歌曲写作的室内乐作品有《_____》《_____》等。

【答案】鳟鱼五重奏; 死神与少女四重奏

【解析】舒伯特的室内乐《鳟鱼五重奏》和《死神与少女四重奏》是根据同名艺术歌曲而创作的,后者要比原来歌曲复杂得多,在第二乐章用了“死神和少女”的旋律作变奏的主题,而其

他三个乐章都有非常激情的段落,末乐章的巨大冲击力似乎要为少女的青春生命做更顽强的抗争。

6.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大型史诗《_____》和《_____》,以公元前12世纪的战争为题材,由行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诵唱。

【答案】伊里亚特; 奥德赛; 特洛伊

【解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以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7. 电子音乐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具体音乐、_____和计算机音乐。巴黎、和米兰先后建立了电子音乐研究中心,德国作曲家_____创作的《电子音乐练习曲I&II》和法国作曲家布列兹创作的《电子之诗》是电子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

【答案】合成器音乐; 科降; 斯托克豪森

【解析】电子音乐是指不仅在演奏上,而且也在作曲上利用电子手段而形成的音乐,电子音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具体音乐、合成器音乐和计算机音乐。巴黎、科隆和米兰先后建立了电子音乐工作室。代表作品有德国作曲家斯托克豪森的《电子音乐练习曲I&II》和法国作曲家的《电子之诗》。

8. 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发明了ut , re , mi , fa , sol , la 的六声音阶唱名法,并且确定了用几条平行线来记录音高的方法,中世纪时被广泛采用的_____,就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形成。

【答案】圭多; 纽姆四线谱

【解析】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圭多为便于学唱圣咏而创造了六声音阶体系,六声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唱名分别为音节ut 、re 、mi 、fa 、sol 、la 。纽姆四线谱就是在圭多的理论基础上形成。

9. 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诗人音乐家称为_____,起源于法国,北部地区称为_____,南部地区称为_____。

【答案】游吟诗人; 特伦威尔; 特罗巴杜尔

【解析】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诗人音乐家称为游吟诗人,发源是法国南部。北部的游吟诗人被

称作特伦威尔,以奥依语写作; 南部的游吟诗人被称作特罗巴杜尔,以奥克语或普罗旺斯语写作。

10.瓦格纳的“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包括四部歌剧《莱茵的黄金》《_____》《_____》和《诸神的黄昏》。

【答案】女武神; 齐格弗里德

【解析】瓦格纳集大成之作是根据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尼伯龙根之歌”写成的“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包括《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

二、名词解释

11.咏叹调

【答案】歌唱性很强、有完整结构的声乐曲,为一个或几个声部写作。17世纪以后,咏叹调专指独唱曲,广泛用于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等体裁中,相对朗诵性质的宣叙调,咏叹调受到极大的欢迎,以至于18世纪初,咏叹调在声乐戏剧中占据主导地位,除了结构逐渐程式化、产生“返始咏叹调”外,成为充分发挥演唱者声乐技巧的段落。

12.斯特拉文斯基

【答案】美籍俄罗斯作曲家和钢琴家。其创作体裁广泛,艺术风格涉足20世纪的重要流派。早期创作了具俄罗斯民族风格的芭蕾舞剧《火鸟》《春之祭》,1920年至1951年间以芭蕾舞剧《普尔契内拉》《管乐八重奏》和歌剧《浪子的历程》等作品成为“新古典主义”的旗帜人物,晚期转向十二音音乐创作,代表作为舞剧《阿贡》。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

13.《尼伯龙根的指环》

【答案】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根据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创作的四联歌剧,由相对独立的四部歌剧《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组成。歌剧讲述了围绕英雄齐格弗里德的身世展开的关于权势和爱情的争斗,音乐在200多个主导动机的基础上展开,声乐形式无“宣叙调”和“咏叹调”之分,由音乐化的吟诵和对白构成; 剧中大量使用打击乐器和各种铜管乐器,被称为“铜管乐与打击乐的橱窗”。《尼伯龙根的指环》体现了瓦格纳乐剧的最高成就。

14.大协奏曲

【答案】巴洛克时期最主要的协奏曲形式,由小组乐器和大组乐器对比竞奏,小组由两件独

,奏乐器和两件通奏乐器构成,称为“主奏部”大组包含当时所有的弦乐器和部分管乐器,称为“合

奏部”。意大利作曲家科雷利是大协奏曲的创导者之一,作有12首大协奏曲。

15.《普尔切内拉》

【答案】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后改编为管弦乐组曲。音乐素材来自于前古典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未发表的手稿,斯特拉文斯基以巴洛克大协奏曲的乐队组合,为戏剧谱写了由序曲、小夜曲、加沃特和小步舞曲等共同构成的古组曲形式的音乐。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开山之作。

16.《创世纪》

【答案】海顿创作的清唱剧作品,1798年首演于维也纳。歌词来自《圣经·创世纪》和英国诗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叙述上帝创造天地日月、山河鸟兽的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

七天,第三部分叙述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作曲家以栩栩如生的音乐描绘手法,形象化地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