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大学专业笔试之西方音乐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一般把作曲家_____1664年创作的《圣诞清唱剧》看作是德国第一部清唱剧,巴赫的《_____》和《_____》是巴罗克时期清唱剧受难曲领域登峰造极的作品。
【答案】许茨; 马太受难曲; 约翰受难曲
【解析】海因里希·许茨(1585~1672)于1664年创作的《圣诞清唱剧》被看做是德国的第一部清唱剧。约翰. 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属路德教派。他的声乐作品大多为宗教内容,主要有康塔塔、经文歌、受难曲和弥撒曲。受难曲的代表作品有《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2. 钢琴变奏曲体裁是表达和发展勃拉姆斯创作乐思的最佳形式,他写有大量这种体裁的作品,如《_____》《_____》《_____》。
【答案】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 舒曼主题变奏曲
【解析】勃拉姆斯写了很多主题变奏钢琴曲,以《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舒曼主题变奏曲》《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等最为有名。
3. 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杰作有:罗西尼的大歌剧作品《_____》、贝里尼的歌剧《_____》和多尼采蒂的半正歌剧《_____》。
【答案】威廉·退尔,诺尔玛,拉美摩尔的露契亚
【解析】《威廉·退尔》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两尼干19世纪,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诺尔玛》原为二幕正歌剧,也有编成四幕演出的,罗马尼编剧,
贝里尼谱曲。三幕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三幕歌剧是多尼采蒂最有名的作品,属于半正歌剧。
4. 法国作曲家弗朗克的主要代表作有:清唱剧 《_____》、交响诗《_____》、唯一的交响曲《_____》。
【答案】赎罪; 风神; d 小调交响曲
【解析】赛萨尔·弗朗克(1822~1890)是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代表作有清唱剧《赎罪》、交响诗《风神》和唯一的交响曲《d 小调交响曲》。
5. 巴罗克时期盛行的教堂声乐音乐体裁有_____、弥撒曲和_____。
【答案】清唱剧,教堂康塔塔
【解析】巴罗克时期盛行的教堂声乐音乐体裁有清唱剧、弥撒曲和教堂康塔塔。清唱剧分为拉丁文的教会音乐与意大利文的通俗音乐两种类型,代表人物为卡里西米与许茨,著名的清唱剧作品有《复活节清唱剧》、《圣诞节的故事》等。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咏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康塔塔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
体裁有宗教,也有世俗的。它还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型的,独唱的; 另一类是大型的,为某一特定的重要场合而作。
6. 在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作品中,第_____交响曲涉及“命运”主题,第_____交响曲被称为“悲怆”
【答案】四; 六
【解析】柴科夫斯基的的交响乐作品包括7部交响曲、4部管弦乐组曲、3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大提琴与乐队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和若干单乐章交响乐。其中《第四交响曲》中象征“命运”的动机数度侵入扫荡其他主题,加强了戏剧性因素和感情幅度,并使4个乐章的结构关系更加严密。《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旨在描写人
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
7. 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代表作有取材于歌德名著的 《_____》和取材于莎士比亚名著的《_____》。
【答案】浮士德; 罗密欧与朱丽叶
【解析】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代表作有《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取材于歌德的同名著作,采用原著的第一部,写成爱情悲剧,以宗教的解脱为结局。《罗密欧与朱丽叶》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著作。
8. 1767年,格鲁克在歌剧《_____》的序言中阐明了他歌剧创作的新原则,实则是一篇歌剧改革的宣言,而第一部体现了他改革理想的歌剧作品是《_____》。
【答案】阿尔切斯特,奥菲欧
【解析】古典主义时期,正、喜歌剧在发展同时都存在一定问题,许多作曲家开始对歌剧进行改革。德国作曲家格鲁克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质朴、典雅、庄重而著称。格鲁克在歌剧《阿尔切斯特》前言中歌剧改革主张,要删除意大利歌剧中多余的东西。歌剧《奥菲欧》则较典型得体现了这一原则。
9. 在巴赫两部自成一体的晚期作品中,《_____》是根据德国皇帝御赐主题写作的,《_____》是作曲家一生创作复调音乐的经验总结。
【答案】音乐的奉献; 赋格的艺术
【解析】《音乐的奉献》是1747年巴赫去宫廷探望在那里任职的儿子,用国王给的一个音乐主题即兴演奏,后将它写成的一套乐曲。《赋格的艺术》是巴赫晚年对一生创作复调音乐的经验总结。
10.柏辽兹称他的大型戏剧合唱作品《浮士德的责罚》为_____,这部作品带有_____体裁和_____体裁的倾向,既可在剧院演出,也可在音乐厅演出。
【答案】戏剧传奇; 交响曲; 歌剧
【解析】柏辽兹称他的大型戏剧合唱《浮士德的沉沦》为戏剧传奇,根据法国诗人纳瓦尔所
译的歌德《浮士德》的情节而写。这部带有交响曲体裁和歌剧体裁倾向的作品,既可在剧院演出,也可在音乐厅演出。
二、名词解释
11.蒙泰威尔第
【答案】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作曲家,1590年起供职于曼图亚公爵府,1613年起任职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完整留存歌剧作品《奥菲欧》、《尤
,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之间的比利西斯返乡记》和《波佩亚的加冕》
,并在器乐中采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等例关系,强调以音乐手段表达人的情感,创立“激情风格”
新手法。所作世俗声乐作品包括9卷牧歌,努力深化音乐的表现力,运用了大量背离传统的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蒙泰威尔第在继承文艺复兴音乐成果的同时开创了巴洛克新的声乐和器乐风格。
12.普契尼
【答案】浪漫主义末期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写有12部歌剧,主角多为遭受不幸的女性,如《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等,中国背景的《图兰多》是作曲家对大型场景的尝试。
13.门德尔松
【答案】浪漫主义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主要交响音乐创作有《“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仲夏夜之梦》序曲、《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始创浪漫主义钢琴小
,还写有清唱剧、艺术歌曲等。作为音乐教育家,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品新体裁“无词歌”
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14.偶然音乐
【答案】偶然音乐(chance music )又称为机遇音乐(aleatory music ),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兴起的。偶然音乐追求音乐的不固定性,即兴表现音乐内容,获得偶然的音响效果。它允许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作种种随心所欲的想象和发挥,可以有乐音,也可以有噪音,如咕噜声、金属声、敲木头块声、击打琴弦声与琴体声等,以寻求偶然的音响效果。这种音乐与严格控制的序列音乐相反,是作曲家把偶然的、不确定的以及事先未设计好的因素带到音乐创作和表演中,让演奏家在表演时即兴参与创作。但是这种特有的即兴演奏与创作方式与古典音乐中协奏曲的即兴片断和爵十乐的即兴性质不同,偶然音乐的音乐材料、音源是生活中的一切声音,有时还可能是无声。
偶然音乐的创始者是美国的凯奇,另外美国作曲家费尔德曼、布朗和沃尔夫等也追随凯奇的偶然音乐思想,他们致力于创造不同于以往任何风格的音乐。因此,他们也常被人们称为“纽约乐派”(New York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