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9009应用语言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答案】(1)构形语素

构形语素指的是指在构词中只负责起改变词的形态,不改变词的意义,也不生成新的词的构词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派生词缀称为构词语素,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如英语的work 是个动词,表“工作”义,而加了派生词缀-er 后的worker 增加了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成了名词。

(2)构词语素构词语素指的是在构词中生成新词的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称为变词(构形)语素。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比如英语的book 加上-s 以后成为books ,walk 加上-s 、-ing 、-ed 之后而成为walks 、walking 、walked ,复数s 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加了屈折后缀之后,名词仍然是名词,动词仍然是动词。因此加了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都是语素的组成部分,是两种有关联的语素类型。

2.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于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简答题

3. 人类为什么要创造文字?

【答案】(1)文字起源于人类社会相当发达的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复杂的交际所提出来的要求

(2)社会不断地发展,随着较大的氏族公社和部落公社的形成,社会生活渐渐复杂起来。人们(特别是氏族或部落的领袖和长老们)需要记住本氏族或本部落的户口、财产、对外战争的情况、和其它氏族或部落订立的条约以及自己内部发生的大事,并且让后代子孙也知道自己祖先的

历史; 同时人们还要把命令或是某些事情告诉远方的人。这样,只靠口说和心记就不行了,人们需要有一种方法把某些事情记下来(只是极简单、极粗略地记下来),帮助记忆,辅助口说的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3)古代人(或是现代落后的民族)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找到了记事的方法一一用实物记事和用图画记事。再后来,由于社会再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更加丰富,社会交际的更加复杂,记事的实物和图画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们需要能代表语言、因而能把客观事物和思想精确而详细地记载下来的工具,也就是说需要真正的文字了。

4. 什么是构词法? 构词法主要有哪几种?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法中的构词法是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构词法是丰富和发展词汇的重要手段。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附加法

作为构词法的附加法指的是给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添加附加词素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用附加法构成的词是派生词。大多数语言用来构词的附加法有前加法和后加法两种。添加前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前加法。例如汉语“第一”“老虎”等就是用前加法构成的。添加后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后加法。例如汉语“学者”“桌子”等都是用后加法构成的。

(2)复合法

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组合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复合法。用复合法构成的词是复合词。例如汉语“辉煌”“璀璨”等。

5. 简述手势论的内容,并指出其错误。

【答案】(1)手势论的内容

“手势论”认为原始语言是手势语。例如,德国的心理学家冯德认为,在最古的时候,人们用“手势语”表达思想,声音只用来表达感情,也就是说,“手势语”是第一性的,到了后来,人们才用声音来表逢达思想。又如苏联语言学家马尔认为人类开始时没有有声语言,只有“手的语言”,他认为人们最初劳动的时候要拿手去和事物接触,随着手和事物接触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姿势,这些手势就变成了不同事物的符号; 最初劳动和交谈不分工,进行劳动同时就是以各种手势进行交谈,后来劳动和交谈分工了,手势就变成了独立的交谈的工具。

(2)手势论的错误

①和事物接触的东西并不一定就会变成事物的符号。以手从事劳动和进行交谈自古以来就是两回事,交谈是在劳动的需要下产生的,不等于劳动,人类历史上并没有劳动与交谈不分工的时代。

②手势既不具备声音材料和意义的要素相结合的基本结构,又不足以帮助人们充分的交流思想,进行思维。

③“手势语”运用起来是十分不方便的。在劳动的过程中如果用手势来进行交谈,势必停止工作,以便腾出手来比划,而其他人也得把工作停下来看着他。而且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手

势不能充分地、而且往往不能正确地表达思维活动的成果。

6. 列举说明名词有几个语法范畴。

【答案】名词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三种。

(1)性

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名词具有的性范畴是词在入句前就确定的,如法语中的名词有性范畴,bol (碗)是阳性,pomme (苹果)是阴性。而冠词和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们也会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但只有进入句法结构中才能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如,une grande amie(一位好朋友),这里amie 是阴性的,所以修饰它的冠词une 和形容词grande 也都是阴性的。

(2)数

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如英语的名词,俄语的名词都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我国景颇语、佤语的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的区别。还有的语言有单数、双数、三数和复数。数范畴也会在句法中和名词相关的词中体现出来。如法语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和冠词会有相应的数的变化,很多语言中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会有相应的数的变化,这都体现出语法范畴和句法功能的密切关联。

(3)格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例如:

彼得 儿子 保罗 书 给

主格 与格 生格 宾格

(彼得给保罗的儿子一本书。)

可见格直接体现出名词或代词在句中的句法功能,有格的范畴的各种语言,格的数目有多有少。例如英语的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两个格,芬兰语有二十几个格。

7. 为什么说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答案】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特点的本质。

语法结构即语法,指的是把语言成分组织起来的各种规则的总和; 基本词汇就是词汇中基本的部分,包含词汇中最必需的、全民常用的、最稳固的一部分词。

(1)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相当稳固。语言的稳固性主要就表现在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的稳固性上。

(2)一种语言必须具备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3)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决定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8. 扼要说明社会对语言发展的作用。

【答案】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的影响:

(1)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