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公共关系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公共关系的作用。

【答案】公共关系有如下作用:

(1)监测作用

公共关系的监测作用是通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反馈来发挥的,其实质是对信息资源的一种有利有理的运用。公共关系的监测作用体现在对内监视和对外监测两个方面.

①对内监测作用。对内监测是指对主体即组织自身而言的。它是通过不断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反馈,通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细微变化的把握,来对组织运行状态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进行监测的。公共关系的对内监测作用是通过控制论的反馈原理来实现的。

②对外监测作用。对外监测是指对公共关系的客体即公众对组织的行为或态度的监测。这种监测必须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及时掌握与自身组织有关的各种信息及其走向,以监视和预测公众的态度及其行为变化趋势。

(2)凝聚作用

公共关系的凝聚作用是对组织内部而言的。公共关系是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艺术,因此,它必然有凝聚作用。

(3)调节作用

这种调节作用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是对各种日常摩擦的调节。任何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都必然会产生各种摩擦,公共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减少这类摩擦系数的成效,就像“感情互动”、“上下对话”、“礼貌待人”等公共关系部门组织的专门活动,能直接减少和避免矛盾的发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②公共关系的这种调节功能不仅表现在预先调节上,也可以体现在摩擦或纠纷发生之后。它能及时地防止矛盾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或纠纷给组织带来的危害。

(4)应变作用

①组织因自身原因形象受损或与公众的关系出现问题。为改变此种不良状况,公共关系就要发挥其应变作用。

②组织因外部原因形象受损或与公众的关系出现问题。为改变这种不利于组织的状况,公共关系就要发挥其抵御作用。

2. 简述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

【答案】一个组织将其新研制、新开发的产品或新设计的服务项目向公众宣布,这就叫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

(1)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的目的:

①组织向公众显示自身的进取能力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应变能力,如国外汽车厂商每到年终岁尾向公众推出的“新年汽车新款式”展览就属此类。

②通过这类实像传播形式向社会广泛地收集反馈信息,以为新产品的正式投产或新的服务项目正式推出最后确定市场反应的程度,以利对产品和服务项目作最后修正及改进。

③一个公司举行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还要具有强烈的开拓新市场的意识趋向。

(2)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在主题分类上,可大致区分为综合型和专题型两类。

①综合型类,是全面地展示某个主题的全部内容,如“新年新款式汽车”展览,一般就要求将历年来的各种款式的汽车都集中在一起,以它们的进化顺序来使公众得出新年新款式汽车的完整形象。

②专题型类,是围绕一项专题或一个内容而举办的展示。通常说来,专题型类的展示要尽可能使展示主题突出,内容鲜明,使人对其特色一目了然。

(3)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的基本程序是大致相同:

①确定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的主题。

②具体制作。具体制作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的拼装组接,灯光、饰件、电气设备的安装,展版、展台、展厅的设计和装置等各道工序,还包括讲解、表演人员的培训与打扮等。

③展览效果测定。即运用各种手段来获得现场公众反馈的信息。可行的力一式有现场采访、跟踪采访,这是通过口语交谈来获得反馈信息的手段; 也可以通过文字手段,如置放观众留言簿、发放随机问卷、展览回忆测验等方法来获取反馈信息。

3. 简述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之间的联系。

【答案】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无论在哲学层面还是在操作程序上说,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既有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和一般特点,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形态特征。

(1)社会关系需要协调和平衡,而协调和平衡则需要一定的调节手段和机制。当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作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时,公共关系可视为两者之间的一种静态关系,而当“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时,它就表现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活动和劝说过程,这就是所谓处于动态中的公共关系。

(2)在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上,静态公共关系可被理解为一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社会关系,而动态公共关系则可看作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和机制。公共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调节机制,是由两种既有内在联系又有不同操作规程的方法来实现的。一种是即时的、以实现短期传播效果为目标的战术招数,一种是延时的、以达到长期关系管理为宗旨的战略实施。

近10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即“关系技术”)和关系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一个新兴的、与公共关系同亲同宗的“关系管理”领域崭露头角,引起国内学界和各实际工作部门的注意。用“关系管理”的视野去审视公共关系中各种关系的建立、维系、发展或终止,努力克服“一切从即时效果出发”的短视公共关系行为,将是公共关系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的新的发展方向。

4. 简述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方式。

【答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要求公共关系事业逐步走向职业化,职业化的公共关系需要大量的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因此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迫切任务。

对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培养应运用各种方式,“多管齐下”,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进行:

(1)通才式公共关系人员培养与专才式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相结合。

①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员要求知识面广,有较全面的智力基础、能力结构和适宜的性格气质。他们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地处理各种问题,能够充任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②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员精通于某一方面的公共关系技术,如新闻写作、演讲宣传、广告设计、市场调查、美工摄影和编辑制作等等。此类人员亦是公共关系实务活动所不可或缺的。

(2)系统教育与单科培训相结合。

①系统的教育包括公共关系理论的学习,公共关系实务操作的培训,以及与公共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这种教育一般是在高等院校公共关系专业中完成的,有条件的院校都可开设公共关系专业,并逐步优化公共关系课程的配置,利用高校多种学科教育的优势来培养公共关系通才。

②单科培训的内容可包括:仅授公共关系基础理论、基本实务知识; 或者仅授一门或几门公共关系学课程; 或者进行公关实务操作单项技能培训(如摄影制作技术培训)。

(3)教育单位办班、用人单位办班和联合办班三者相结合。

①教育单位办班有学科基础比较好的优势,特别是综合性高校,与公共关系学比较接近的系科或专业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长处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图书资料比较丰富,理论水准较高。

②用人单位办班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结合本行业业务的实际,同时也可有选择地请各种专家和高校教师来讲课。

③联合办班即教育单位和用人单位共同办班,它兼有两者办班的优势,难度在于两种优势的有机整合。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参加其中一种或两种学习班进行学习。此外,还可把短期办班与长期专门学习、面授与函授等方式结合起来,以适合各种人员培养的需要。

5. 简述职业公共关系的两种类型。

【答案】职业公共关系一般说来都是为组织服务的,但也有为特定的组织服务的以及没有固定的服务对象的。按服务对象的确定和不确定,可把职业公关分为两类:

(1)具有确定服务对象的职业公关

这类公共关系职业主要是指在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专门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所从事的职业。这类职业公关服务于内、外两类公众:①对内,它协助组织领导决策层协调和处理员工、部门关系等。

②对外,它要协调和处理消费者关系、媒介关系、政府关系、同行关系等。同时,它还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