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32城市学综合基础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假设
【答案】假设是指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现有的情况下通常无法解释,根据研究者的目的,事先虚拟出一个适用于问题的环境,然后将研究对象放置于这个环境中,研究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对象有哪些特征以及会产生什么后果。假设如果被证实,就可以对被观察的具体对象做出有效理论解释; 如果被证伪,就要对理论作出修正或推翻原理论,发展新理论。研究中的假设主要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和内容性假设。
2. 政策周期
【答案】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一执行一评估一监控一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周期。政策周期表明,新的政策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常常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适应新情况而对原政策加以修改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
3. 政策监测
【答案】政策监测是指用来提供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信息的一种分析程序,或者说是测量和记录政策运作信息的一类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说明和解释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评估其执行效果,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根据政策监测的不同时态,政策监测可以分为事前监测、事中监测和事后监测三种。
4. 政策环境
【答案】实质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它与公共政策之间不断地进行各种资源和信息的交流,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
5. 精英
【答案】精英是相对于一般社会大众而言的。社会被认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掌握权力的少数人精英,另一部分是社会大众。只有很少的人为社会分配价值,大众小能决定公共政策。精英是从社会经济上层小成比例地抽取出来的,公共政策反映的不是大众的需求,而是反映在社会中占少数、居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取向。大众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冷漠的和缺乏信息的,因此大众情感在更多时候为精英所操纵。精英主义认为,精英在关于社会体系的规范上拥有
共识,不为追求卓越而竞争,精英的共识多于分歧。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精英理论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6. 时间序列分析
【答案】时间序列分析是指基于时间序列之上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用于预测时,逻辑本质是把过去和现在的时间相关的趋势向未来时间方向外推。也就是说,它本质上是归纳法的运用。它的基本假设是:观察资料是可信和有效的,变化趋向和形式是可以外推的。由于过程的内在发展有齐一性,所以预测中对不规则的统计项向规则方向变换是允许的。时间序列分析的两种基本思路是趋势曲线外推和突变方法。
7.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作为潜在地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来讲,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裹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
8. 政策主体
【答案】政策主体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选民)等。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过程存在着差别。因此,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西方政策科学的沦著或教科书往往将政策主体或政策活动者划分为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两类。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媒以及民间思想库等。
9. 政策目标
【答案】政策目标是指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目标涉及“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分析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基本的政策目标包括增长、效率、稳定和公平。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界定了政策问题,并不等于确定了目标,因为问题中确认的东西还太抽象,往往抓不住要害。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围绕问
题,开始设定的目标往往笼统,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其方法有两种:
①把总目标分解成更低层次的子目标;
②量化,给目标定出必须实现的数量界限。这样使整体目标与局部日标、长远日标与近期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等,可以分析得较为清楚。
10.方案规划
【答案】方案规划是指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依据政策专家罗伯特. 梅叶的看法,方案规划主要有以下五个特性:①方案规划是目标导向的; ②方案规划的变革取向:③方案规划的选择取向:④方案规划的理性取向; ⑤方案规划的群体取向。
二、简答题
11.研究公共政策学的现实意义。
【答案】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 发展政策分析学科,加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仍不够高,尚存在一些问题或PJSl 待改善之处。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缺少政策制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水平不高。要克服弊端,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就必须大力提倡和发展政策分析,研究政策过程韵规律性,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盼的理论,探索政策科定制定、执行和评估的程序、模型和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政策研究,提高政策水平。公共政策学既然以公共决策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以及提高政策质量为日标,并形成相当完善的理论和方法,那么,与其他相关学科相比,它更应成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主要支持学科。
(2)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这是一项前无占人的伟大事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特别是口前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时期,必定产生大量的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问题,如产业、财税、金融、外贸、投资、就业、人口、环境、分配、消费、企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的政策问题。必须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系统完整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必须处理好一些目标容易发生冲突或难以同时达成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经济体制改革必定引起和促进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而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构成全面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正是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中政策制定系统改革的研究范围,要建立更加有效、更加灵活的政治及行政体制,必须借助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4)人类社会离不开决策,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公共政策在指导和促进社会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