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906经济学基础综合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逐渐发生变化:计划调节机制逐步退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石出作用逐步增强。
(1)产品供给方面的变化
国企自主经营权逐步落实,农村家庭承包制日益巩固,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外资企业迅速发展。
(2)产品需求方面的变化
国企投资需求的自主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而使消费需求范围扩大,数量增加,档次提高,特别是耐用消费品需求升级换代。
(3)联接供需的市场条件也发生了变化
商品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市场体系渐趋成熟,价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定价范围日趋缩小,市场价格范围渐趋扩大,国内市场日益同国际市场接轨。
在市场需求拉动下,总供给迅速增加,出现了工农业产品局部的、阶段性的生产过剩,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逐年回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格局,已经初见端倪了。
2. 我国科技发展为什么要坚持自主创新?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1)我国科技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①自主创新是突破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的必然战略选择
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就是要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找到真正的切入点。这不但是我国科技发展路径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大突破。
②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命题选择
实践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在发展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必须强调国家意志。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提升关键产业水平,应当成为新时期我国技术进步的基本立足点。
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大多数都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较少。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当代一系列军事变革。科技强军是新时期我国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花钱是买不来国防现代化的。我们只能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日益增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这种客观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场挑战。创新型国家是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繁荣强盛的国家。其特点就是生产力发展处于较高水平,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甚至文化、体育的竞争,都越来越集中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和创新,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己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创新型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较大的对外依赖性,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3. 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商品经济有效运行、市场机制正常而有序地在市场中发挥作用的集中体现。概括起来,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
(1)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都是由市场或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而不能由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来起基础性作用。
(2)经济单位行为主体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要依靠社会各个经济单位(主要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实现,而各个社会经济单位要具有市场经营的活力和动力,则它们必须是一个个的市场经济主体,都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其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这样才能保证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和经济竞争,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配置。
(3)市场竞争平等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激烈竞争,各个经济主体都应当是平等的竞争对手,它们之间的竞争前提都是平等的。不允许哪一个市场经济主体拥有特殊的地位、权力和条件,从而才能保证市场运行秩序的公正和公平。
(4)商品价格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价格既不是由政府制定,也不能是垄断价格,必须是在市场
竞争中形成的价格,从而使商品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并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5)市场体系完善化
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要依托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和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以及市场规律的作用的发挥也要以市场作为载体。这种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由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信息市场等所组成。市场体系越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越充分,从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便能越有效地实现。
(6)市场管理和市场行为法制化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有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法规和市场制度来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行为。市场经济法规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法规,即规定具备什么条件的经济单位允许进入市场,违反哪些规定必须退出市场; 市场行为法规,即规定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如禁止不正当的竞争法规、反垄断法规、反暴利法规等等; 市场行政管理法规,即规定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应当接受哪些组织机构的管理,如何接受管理,市场管理机构的行为规范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法规和市场制度就越完善。
4. 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答案】(1)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我国现阶段存在着由公有制经济成分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共同投资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如中外合营经济(包括中外合资经济和中外合作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与国内私营经济共同投资组成的合营经济等。
(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 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权、责、利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规模;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有利于企业扩充资本和技术实力,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我们既要允许和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又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要防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对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侵蚀”,防止公有资产的流失,打击以“改制”为名侵吞、瓜分公有资产的各种违法行为,从而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经济成分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5.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市场经济中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自主经营
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