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新闻传播法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谈谈宣传策略中的“乐队花车法”。
【答案】西方将广告、政治运动和公共关系都视为宣传的组成部分。为了增加宣传的有效性,达到预期的说服效果,一些传播技巧被广泛地运用到宣传活动中。乐队花车(bandwagon )即是其中的一种传播技巧,即宣传者营造出一种“加入我们,否则就是与大家作对,,的气氛,要求受众接受某种仿佛大家都接受的想法。
2. 判断:新闻失实都是故意失实造成的。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新闻失实按性质分,有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因此,并非所有的新闻失实都是故意失实造成的。
(1)非故意性失实是指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作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有的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也有编辑把关不慎,核对不严造成失实。
(2)故意性失实是指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
3. 简述新闻的本源与来源的区别。
【答案】新闻本源和新闻来源是不同概念,前者侧重于新闻的实质,而后者侧重于新闻的出处。
(1)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因此,题中“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4. 简述新闻事业的阶级性表现和意义。
【答案】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报纸、广播、电视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且任何新闻事业都具有阶级性,但有强弱之分,有鲜明与不鲜明之分。
(1)新闻事业阶级性的表现(以报纸为例)
①选择事实
大千世界,每天发生的事实无穷多,报纸必须作选择。任何报纸都知道避害趋利。利与害,对政治报而言是以政治纲领和本政党、本阶级的利益为标准,有利的就多登,有害的就少登、不登。
②编写新闻
作者把自己的观点隐含在事实的叙述中,让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或直接在新闻中发表议论或在标题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同一个事实,不同阶级的报纸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显示不同的观点。
③安排版面
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编排思想,但有一点急是共同的:稿件的主次、组合,总尽量突出有利于自己的新闻,把一些非登不可而又不利于自己的稿件放在次要的、不显眼的位置上。
④写作言论
通过各种评论、理论文章以及一些读者来信,或阐述自己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表明自己的立场,或宣传本党的政治纲领、理论原则,阶级性明显。
(2)新闻事业阶级性的意义
①教育新闻工作者站稳立场,在利用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②教育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不能对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寄予幻想,以为它们会捍卫全体人民的利益。
③指出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有不同表现,就能在区别的基础上建立政策策略。
5.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舆论虽然不具有硬控制的强制作用,但它能与社会的政治力量、法律力量配合,共同发挥调节社会、规范人们行动的作用。有时,舆论甚至可以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
(2)正确的、积极的舆论,可以振奋精神、激扬民气、凝聚人心、增强合力; 而错误的、消极的舆论,则可能扰乱视听、混淆是非,为社会上某些错误或偏激的情绪推波助澜。因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光荣任务和神圣职责。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社会主义新闻宣传,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尤其是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更负有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6. 简述新闻真实性内涵
【答案】真实问题是新闻传播的核心问题。新闻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于阐明新闻真实问题。
闻传收全过程的问题。
(1)新闻真实的本质
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与其反映对象是否符合,符合,就是真实的; 不符合,就是不真实的。也有量的规定,包含最基本的两个方面:真实和真实度。
(2)就整个新闻传播界而言,新闻真实包括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新闻真实是贯穿新真实既有质的规定,①具体真实。首先要求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真实的事实基础。
②整体真实。这是指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全体”。
报道是否反映事实世界的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还要求反映事实世界的每一个侧面,而不是某一个侧面,并且要根据事实世界每一侧面在自然、社会中实际的比例程度、重要程度安排新闻报道的数量和分量,要达到一种和谐的匹配关系。显然,要实现这样的新闻真实是十分艰难的事情,对新闻传播而言具有理想性的色彩。
(3)新闻真实的特性
①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新闻必须完全立足事实、引用事实,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②新闻真实是过程性真实。诚如马克思所言,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不管客观事实多么复杂,通过分工与连续性的再现,就能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
③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绝对真实难以实现。新闻真实性是有限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 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
b. 新闻真实是一定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下的真实。
c. 新闻真实是传播者认知限度内的真实。
d. 新闻认识必须是及时、迅速的反映,难免失实。
e. 新闻真实是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真实。构成新闻传收环境中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到新闻真实的范围和程度。
④新闻真实是即时性真实。这由新闻传播方式上的及时性、实时性所决定。
⑤新闻真实是公开的真实。以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无法企及的公开程度,把新闻事实的真相公布于众。
(4)新闻真实的意义
①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据,是新闻安身立命的根本。
②真实是实现新闻传播目标的基础,失去真实性,新闻传播的追求也就失去根基。
③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列宁曾说过,“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
④真实是满足收受主体新闻信息需求和新闻媒体获得信任的根本保证。
以上诸多意义是就新闻系统内部而言,就新闻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真实新闻是实现民主的基本信息保障,是信息社会安全的重要前提,是知识社会成长的必要条件,是道德社会的内在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