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具有什么功能?

【答案】(1)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项:

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②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③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2)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①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承认并且维护的规范体系,成员个人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也就越倾向于积极维护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在成员个人对群体做出了贡献的时候,可以得到群体的奖励,包括获得其他成员的赞扬和在群体内角色地位的上升等; 当从事了不利于群体或者违背群体规范的行为之际,个人成员会受到群体的制裁,包括受到其他成员的冷遇而陷入孤立状态、各种不同的处分直至被排除于群体之外。因此,当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规范产生冲突时,他所面临的群体压力是巨大的。

②群体规范不仅制约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群体规范对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效果的影响表现在: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在说服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唤起“自卫”行为,出现逆反效果。

2.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新闻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四个基本方面。《联合国国际新闻规约》、《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标准都基本上包含上述四个方面。对这四个方面的具体阐述如下:

(1)职业理念

这涉及新闻工作的宗旨,“为什么”、“为谁”从事新闻工作。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信条》中

提出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理念:“职业行为的崇高标准,是要求献身于公共利益。谋求个人便利及争取任何有违反大众福利的私利,不论持何种理由,均与这种职业行为不相符合。”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2)职业态度

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国际新闻道德信条》中指出:“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他们应当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不应任意曲解事实,也不应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并且强调:“任何中伤、污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都是严重的职业罪恶; 抄袭票(窃的行为亦然。’,“对公众忠实,是优良新闻事业的基础。任何消息发表以后,如果发现严重错误,应立刻自动更正。”

(3)职业纪律

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指出两条记者必须遵守的纪律:“只用公平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 “对秘密获得的新闻来源,将保守职业秘密”。除此之外,世界各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仟何名义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访报道对象的钱、有价证券、信用卡等; 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不得索取、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等。

(4)职业责任

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3. 如何做到新闻宣传的“适度”?

【答案】“适度”,是指新闻宣传要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情况,符合社会舆情,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应遵循以下几个最基本的要求:

(1)一切宣传报道要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

党和人民的利益一致,它集中体现在国家大局这一整体利益上。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牢固地树立大局观念,大局意识,一切宣传报道都应以大局为重,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进行。稳定、改革、发展是我国当前的大局,稳定又是第一位,因此,判断新闻宣传是否适度,首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大局的稳定和发展。

(2)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新闻宣传在解释政策、反映民意、报道成绩、评析热点、介绍典型经验时,要注意全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 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只讲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新闻宣传既要坚持两点论,义要求有侧重点,并把二者统一起来。正确的做法,是在两点论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3)要善用宣传艺术来体现“度,,

度的把握依靠科学,度的体现讲究艺术。所把握的度要能恰到好处地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出来,需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总之,把握新闻宣传舆论强势的度,要求从实际出发,以实际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实际的本来面貌,在客观实际发展的总趋势上努力做到客观真实; 要求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那些

本质的、主流的和带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给人们一个正确认识事物的角度,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4. 简析媒体的负效应并举例说明。

【答案】从实际效果来看,新闻媒介的负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如今,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大多来自于新闻媒介,个人的亲身经历或人们口口相传极其有限。对新闻媒介的极度依赖、信赖,往往使人们轻信新闻媒介,甚至上当受骗。

例如,《新闻记者》(1993年第9期)曾刊登《“长城”大骗局:新闻如何走入误区? 》一文写道: 沈太福及其北京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非法集资、侵吞集资款的大骗局的揭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震惊。当这个骗局得手之际,沈太福曾得意地宣称:“从中央到地方,主要的电台、电视台及报纸和通讯社,没宣传、介绍过长城集团的恐怕不多了。”这句话虽然明显夸大了,但毕竟告诉我们,沈太福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半年内在全国17个城市骗得10亿元巨款,某些新闻媒介的误导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新闻媒介淡漠了人际关系

新闻媒介把个人和世界联系起来,增强了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彼此了解和交流。但是家庭之间却变得封闭起来,许多人下班回家后就足不出户,关起门来不是看电视,就是听广播。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与机之间的交流所取代,人际交往日益淡漠。在家庭内部,广播电视有时也会成为拆散家庭的分离器。不少发达国家往往一个家庭有几台电视机,各人看各人喜爱的节目。

5. 简述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历程。

【答案】(1)第一时期(16-17世纪),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妄图扼杀出版自由。

①在欧洲各封建王朝扼杀出版社的禁令中,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是英国都铎王朝于1586年颁布的星法院法令,它成为欧洲各国王朝上百年出版禁令的范本。

核心条款是一切印刷商的印刷机开印必须经“皇家出版公司”批准; 不准在伦敦市外任何地方从事印刷; 印刷商的学徒不得超过3人等。

②在星法院法令颁布以后的近百年历史里,传播新闻仍以不定期出版的新闻书为主,宣传宗教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则以政论小册子为主,秘密印刷,暗中流传。

(2)第二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先有后,但在此时期,敌对双方的宣传需要以及市民对了解错综复杂局面的需要,使得报刊活跃一时,从而大大推动了报刊的发展。

0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序幕,代表资产阶级的国会派与保皇派都有自己的宣传报刊。但这些报刊发行量小,只有几百份,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不大。

②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1794年)的报刊以政论为主,大力鼓吹推翻僧侣和贵族统治的革命,同保皇派展开论战。其中《杜歇老爹报》、《铁嘴报》等名噪一时。

(3)第三时期(17-19世纪),为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控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