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案】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加工相对。知觉者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刺激物意义的确定起一种定向作用,由一般知识引导知觉加工,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的加工。更多地使用在非良好的知觉条件下,可使人更好地处理一些刺激的双关性和不确定性。

2. 性格

【答案】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即后天形成的品格。如诚实、坚贞、奸诈、乖庆等可作善恶、好坏、是非等价值评价的心理品质。

3. 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 )

【答案】部分报告法是测量感觉记忆的方法。Sperling 将全部的刺激项目排成3X4矩阵,刺激以50ms 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项目,再根据报告者的准确率计算被试者的记忆量。部分报告法运用了随机的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了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4. 陈述性记忆

【答案】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二、简答题

5. 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句子的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句子的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句子的类型

人们日常听到、见到的句子类型,主要有肯定句、否定句、被动句、被动古定句等几种类型。研究发现,句子的类型影响着句子的理解。例如,对否定句的理解一般难于对肯定句的理解。

(2)词序

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学的变化,因此词序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不同语言中,词序是不完全一样的。汉语的基本词序为主一谓一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其顺序为“施动者”一“行动”一“对象”。这种比较固定的词序提供了句子理解的线索。

(3)语境

在语言交际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一些研究发现,只要有语境存在,人们就意识不到句子的歧义性。人们对歧义句的反应速度与对非歧义句的反应速度是一样的。语境的重要作用是提供一般性的知识背景。人们根据这些背景知识就能组织当前的信息,对信息作出解释,并产生期待和预测。

(4)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句法分析决定着人们怎样对句子的组成成分进行切分. 因此它对句子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 什么是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案】短时记忆的特点主要包括:

(1)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

(2)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总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个单位。

(3)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

(4)通过复述可以转化为长时记忆。

7. 简述想象的分类。

【答案】根据新形象的形成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例

如,我们看到天上的云,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蘑菇、大象、羊群等; 我们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美丽的树林、陡峭的山峰等。

(2)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人在多数情况下,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活动。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获得某些知识的想象; 工程师和工人对建筑图纸的想象等。对于有意想象,根据它的新形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8. 简述四种基本的冲突类型。

【答案】从形式上看,动机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双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

出现双趋冲突。最典型的就是“色,吾所欲也; 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2)双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双避冲突。例如,某人得了虫牙,疼痛难忍,但他迟迟不肯就医,因为他知道让牙科大夫治疗虫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或者接受由虫牙带来的苦痛,或者接受牙医的治疗。由

(3)趋避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例如,孩子愿意跟随爸爸、妈妈外出,但同时又怕受到约束。

(4)多重趋避冲突。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叫多重趋避冲突。

9. 简述思维的基本过程。

【答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基本过程有: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个体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别属性特征。综合是个体把客观事物的若干个别属性特征综合起来形成整体。

(2)分类与比较:分类是将事物区别归类,比较是确定几种事物的异同。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特性加以综合,使之普遍化的过程。

(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把抽象出来的概念与一般原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系统化是把知识要素分门别类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

10.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创造性思维是有新的创见的思维,它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思维形式。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迁移

迁移是指一学习对另一学习的影响。从创造性思维角度看,迁移是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的转移。迁移是通向创造性思维的桥梁,而通向这座桥梁的大道是领会基本原理。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就越大; 知识的概括水平越低,则迁移就越困难。

(2)启发

启发,就是从其他事物上看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启发也叫原型启发。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因为它与要解决的问题有着某种共同点或相似点,能引发思考者的相似联想或类比推理,帮助思考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定势

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现在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也叫定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