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学术)建筑构造与结构选型(加试)之建筑构造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平天窗,其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平天窗是在屋面板上直接设置采光口而形成。

(1)优点

其玻璃接近水平而采光效率最高,而且构造简单,布置灵活(可以成点、成块或成带、片布置),施工方便,造价低(约为矩形天窗的1/3—1/4)。

(2)缺点

其直射光多易产生眩光,窗户一般不开启,起不到通风作用;在寒冷地区玻璃由于热阻小而易结露,形成水滴下落,影响使用;玻璃表面易积尘、积雪,且玻璃破碎易伤人,所以平天窗在工业建筑中未得到广泛采用。

2. 楼梯坡度如何确定?踏步高与踏步宽和行人步距的关系?

【答案】(1)楼梯坡度的确定

楼梯的坡度在实际应用中均由踏步高宽比决定。踏步的高宽比需根据人流行走的舒适、安全和楼梯间的尺度、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常用的坡度为1:2左右。人流量大、安全要求高的楼梯坡度应该平缓一些,反之则可陡一些,以利节约楼梯水平投影面积。

(2)踏步高、踏步宽和行人步距的关系

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 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175mm 。踏步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 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60mm 。当踏步宽度过宽时,将导致梯段水平投影面积的增加。踏步宽度过窄时,会使人流行走不安全。为了在踏步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行走舒适度,常将踏步出挑20〜30mm ,使踏步实际宽度大于其水平投影宽度。

3. 常见的有组织排水方案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何种条件?

【答案】(1)外排水

外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檐沟、水落口由设置于建筑外部的水落管直接排到室外地面上的一种排水方案。其优点是构造简单,水落管不进入室内,不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美观。外排水方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挑檐沟外排水

屋面雨水汇集到悬挑在墙外的檐沟内,再由水落管排下。此种方案排水通畅,设计时挑檐沟的高度可视建筑体型而定。

②女儿墙外排水

当由于建筑造型所需不出现挑檐时,通常将外墙升起封住屋面,高于屋面的这部分外墙称为女儿墙。此方案的特点是屋面雨水需穿过女儿墙流入室外的水落管。

③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

其特点是在屋檐部位既有女儿墙,又有挑檐沟。蓄水屋面常采用这种形式,利用挑檐沟汇集从蓄水池中溢出的多余雨水。

④暗管外排水

明装水落管对建筑立面的美观有所影响,故在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中,常采用暗装水落管的方式,将水落管隐藏在假柱或空心墙中。

(2)内排水

内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天沟由设置于建筑内部的水落管排入地下雨水管网的一种排水方案。其优点是维修方便,不破坏建筑立面造型,不易受冬季室外低温的影响,但其水落管在室内接头多,构造复杂,易渗漏,主要用于不易采用外排水的建筑屋面,如高层及多跨建筑等。

(3)内外排水

根据具体条件,还可采用内外排水相结合的方式。如多跨厂房因相邻两坡屋面相交,故只能采用天沟内排水的方式排出屋面雨水。位于两端的天沟则应宜采用外排水的方式将屋面雨水排出室外。

(4)排水方式的选择

屋面排水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屋面形式、气候条件、使用功能、质量等级等因素确定。

①低层建筑及檐高小于10m 的屋面,可采用无组织排水。

②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③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建筑也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④除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多层建筑屋面宜采用有组织外排水。

⑤高层建筑屋面宜采用有组织内排水,便于排水系统的安装维护和建筑外立面的美观。

⑥多跨及汇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天沟内排水,天沟找坡较长时,宜采用中间内排水和两端外排水。

⑦暴雨强度较大地区的大型屋面,宜采用虹吸式有组织排水系统。

⑧湿陷性黄土地区宜采用有阻止排水,并应将雨雪水直接排至排水管网。

4. 地坪层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答案】地坪层由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根据需要还可以设各种附加构造层,如找平层、结合层、防潮层、保温层、管道敷设层等。

(1)素土夯实层

素土夯实层是地坪的基层,又称地基。素土即为不含杂质的砂质黏土,经分层夯实后,才能承受垫层传下来的地面荷载。通常是分层填300mm 厚的素土夯实成200mm 厚,使之能均匀承受荷载。

(2)垫层

垫层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层,垫层有刚性垫层和非刚性垫层之分。刚性垫层常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一般采用C15混凝土,其厚度为80~100mm; 非刚性垫层,常用50ram 厚砂垫

层、80~100mm厚碎石灌衆、50~70mm厚石灰炉渣、70~120mm厚三合土(石灰、炉澄、碎石)。

①刚性垫层用于地面要求较高及薄而性脆的面层,如水磨石地面、瓷砖地面、大理石地面等。

②非刚性垫层常用于厚而不易断裂的面层,如混凝土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等。

③对某些室内荷载大且地基又较差的并且有保温等特殊要求的地方,或面层装修标准较高的地面,可在地基上先做非刚性垫层,再做一层刚性垫层,即复式垫层。

(3)面层

地坪面层与楼盖面层一样,是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根据不同房间,对面层有不同的要求,面层应坚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洁、易清洁、不起尘。对于居住和长时间停留的房间,要求有较好的蓄热性和弹性;浴室、厕所则要求耐潮湿、不透水;厨房、锅炉房要求地面防水、耐火;实验室则要求耐酸碱、耐腐蚀等。

5. 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答案】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结构方面的要求

①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布置是指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局。

②墙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承载力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而墙体的高厚比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

(2)功能方面的要求

①保温与隔热要求

减少热损失,可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a. 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b. 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c.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d. 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使墙体根据需要具有热工调节性能。

②隔声要求

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a. 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b. 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

c. 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

d. 在建筑总平面中考虑隔声问题。

③其他方面的要求

防火要求、防水防潮要求、建筑工业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