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负荷
【答案】心理负荷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的心理过程的刺激程度,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个方面的负荷。
2. 战术训练
【答案】战术是指根据自己和对手的竞技能力和外部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本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争取主动,确保比赛胜利或表现出所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竞技计谋和行动。
二、简答题
3. 学校体育科研选题的途径有那些?
【答案】学校体育科研选题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校体育理论学习中找
(2)从学校体育的教学与训练实践中找
(3)从报刊杂志的文献中找
(4)通过各级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或研讨会中找
(5)从上级有关部门颁布的课题或学术会议征文中去找
(6)从知道教师的意见和课题中找
(7)从学科交叉空白区中找
4. 如何以整体的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答案】学校体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获得。
(1)学校体育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上好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但是仅靠每周三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开展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并与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方面结合,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才能收到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的实效。
(2)学校体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学校体育工作要做到以普及为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下指导下普及。学校要在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群众的课外体育活动。
(3)学校体育要与健康锻炼、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
学校体育工作与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统筹安排,紧密结合起来就会。为获得学校体育的整体效益,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进行锻炼身体的知识的指导,一方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安全、健康教育,使身体锻炼与保健有机结合。学校对体弱的学生,应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区别对待,组织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此外,还应注意改善学生营养和学校环境卫生条件等。
5. 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答案】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
(2)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増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
(3)体温适度升高,机体代谢水平提高,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弹性,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4)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而造成热应激伤害。
(5)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6. 举例说明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
【答案】(1)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和心理环境,如校园、校舍、各种体育场地、器材、各种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学校体育的传统与风气以及师生关系等。优雅的学校体育环境不仅可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学生体育的兴趣、动机、爱好、态度等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并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不仅要改善学校体育的物质环境,还要努力构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学生置身于这种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中,能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7. 简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答案】(1)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而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于每分钟60次,据报道某些有训练的运动员心率最多可减少到每分钟36〜40次,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窦性心动徐缓。
(2)窦性心动徐缓同训练程度、运动项目和运动年限有关,运动年限越长,训练程度愈高,这种现象也越明显。耐力训练和长距离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员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更明显。
运动员出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是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的结果,这种现象对于运动员的运动生活具有积极意义。训练有素的运动员,
由于窦性心动徐缓,心脏的舒张期延长,所以心肌可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劳,而且心脏有更多的血液充盈。
由于运动员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增加,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増加,结果心肌纤维变粗,心肌粗壮有力,心脏收缩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所以经常运动的人心率会比一般人低。
8. 试举例说明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答案】(1)依据体育课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
不同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
(2)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也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应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的特点,灵活而有创造性地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对使用某种方法在年龄、智力、能力、学习方法、习惯、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纪律及风气诸方面的准备水平。
(4)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体育教师的条件和特长,也会成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只有和教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密切结合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5)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用教学法
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独特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选择某个教学方法时,也应考虑其所用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高效低耗的,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三、论述题
9. 试论述颁布实施〈两个条例〉的意义?
【答案】(1)〈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学校体育、卫生保健工作深入纳入了法制轨道,明确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中小学、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对学校课外体育内容、课外体育训炼与竞赛的内容、时间次数、尤其对体育教师的配备、进修、工资福利待遇、工作计量等都了明确的规定,把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学校工作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这就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能作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极大地调动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学校体育各项工作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