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国际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币值上调
【答案】一国金融当局决定或国际会议决定增加该国货币的含金量,提高对外币的汇率。一国货币的币值上调一般是在一国经济形势出现根本性变化时才有可能采取的手段。
2. 平均成本
【答案】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量的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本是指企业为购买投入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货币量。成本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其中,按其是以平均量计算还是以增量计算,分为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量的成本,分为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其中,平均总成本是每单位产量的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每单位产量所包含的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是每单位产量所包含的可变成本。
3. 远期交易
【答案】远期交易是在未来约定时间上进行的交易。在外汇市场上,远期交易的工具是一份有固定格式和约束力的合同,按照合同,投资人同意在将来某日期购入或售出一笔商定数额的另一币种货币。交易价格的计算以即期汇率为基础,再按合同生效至交易完成时之间的利率走势作
一个调整。远期交易对于需要特殊交易的投资人是好的,但有不足之处,因为远期交易不能转让。
4. 福利恶化型增长
【答案】福利恶化型增长是指使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在严格假定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情形。由于一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可能会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非常强的出口偏向型,那么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可能抵消生产能力提高所带来的正面效应,使得该国整体福利水平绝对下降。一般认为,福利恶化型增长的假设条件过于极端,它只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不是实际可能发生的现象。
5. 相对需求曲线
【答案】相对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需求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需求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 的价格与产品B 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 的需求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 的需求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需求”。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的曲线就是“相对需求曲线”。一般而言,
相对需求是相对价格的减函数。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6. 派生需求
【答案】派生需求是指因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如对较低生产阶段(消费品生产阶段)的初始需求的増加,可引起对较高生产阶段(生产资料生产阶段)的派生需求的增加;再如,投资需求的初始增加,可引起一系列派生需求的增加(如收入增加带来消费品需求的增加等),最终引起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成倍增加。
7. 风险升水
【答案】风险升水又称“风险溢价”,是指对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回报。在外汇市场上,风险升水反映了本币债券与外币债券的风险差异。风险升水与本国政府债券存量S 减去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内资产A 的差成正比例,即:
当上升时,本国债券的风险升水会增加。风险升水与中央银行所持国内资产之间的关系使得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外汇市场冲销干预影响汇率。它还意味着,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的官方操作的各自的市场后果可能是有差异的。
8. 贸易创造
【答案】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果之一,是指组成关税同盟后,一个成员国原先的国内生产被同盟内另一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所替代而引致的贸易量的扩大。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实现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在一些国家之间签署特惠贸易协定,对世界贸易有如下两种影响:①更加自由的贸易政策导致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代替了过去各自的国内生产和消费,即创造出了新的贸易;②这些国家之间更为自由的贸易政策,使得它们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它们过去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即贸易活动由它们与其他国家之间“转移”到签约国内部。前者称为“贸易创造”,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后者是“贸易转移”,它将损害其他非签约国的利益,降低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二、综合分析题
9. 互联网使诸如编程及技术支持等服务贸易増加,并且使得服务相对于制造品的价格下降。印度尤其被认为是技术性服务的出口者,这曾经是美国的出口强项。把制造品和服务看成可贸易品,为美印经济建立标准贸易模型,分析引起服务外包的可出口性服务的相对价格下降会降低美国的福利,而增加印度的福利。
【答案】如图所示,服务相对于制造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使等价值线逆时针旋转,导致美国服务产出相对减少,而制造品产出增加,这减少了美国的福利。
图
10.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供给和价格的变动之间可能没有联系。例如:如果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完全不可流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会成为直角形状,两种产品的产出也不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否会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请画图进行分析。
【答案】如图所示,假设一国生产X 和Y 两种商品,在生产要素完全不可流动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角形状TT 。
图
从图可以看出,生产点位于TT 的拐角点Q 处,消费点是相对价格线和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贸易条件的好转会使得相对价格线沿着它与TT 长方形的截点旋转,即从旋转到(因为没有不可流动要素的替代效应,所以生产点保持不变)。该国可以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消费点也变成了,尽管供给方面没有变化,但该国可以从出口中获得更多,为进口购买支付更少。可见,当TT 是直角形状时,贸易条件的改善将提尚社会福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