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预算赤字
【答案】政府预算赤字指在编制预算时就出现的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的差额。之所以会出现预算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而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就好像一间公司背负的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
2. 支持自由贸易效率
【答案】支持自由贸易的效率依据是指,关税会给小国经济造成净损失(如图中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损失来自于关税扭曲了该国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动因。但是,采用自由贸易政策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上述扭曲并增进整个社会福利。因此,一国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图
3. 跨时贸易
【答案】跨时贸易是指用现在的商品换取未来的商品的交易方式。跨时贸易不是在某一时点上以一种产品交换另一种产品,而是在某一时段上用今天的产品来交换未来的产品。在跨时贸易中,生产可能性曲线表述的不再是一个经济在两种现期产品之间的交替,而是在现期和未来消费品生产上的交替。那些在未来消费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将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未来消费品,“进口”现期消费品,即以资本借入来完成现期消费和远期消费之间的交换,成为借债
“进国;而那些在现期消费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将专业化生产并“出口”现期消费品,
口”未来消费品,即推迟现期消费以换取更多的未来消费,因而成为资本的借出国。
4. 经济地理
【答案】近年来,经济学家对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城市崛起及经济间的空间影响等现象建立模型加以研究,这种方法被称为经济地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地理经济学”的兴起则标志着“空间问题”正在成为主流经济学关注的核心。一方面,“新地理经济学”严格遵循新古典经济学基于理性个
“新人行为假设的均衡模型建造的方法论传统,因而是“新古典主义”传统的继续;但另一方面,
地理经济学”充分吸收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在收益递增与外部经济、内生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建模技术,提出了一个同时包括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等内容的规范分析框架,从而在经济学和地理学领域,重新激发了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空间经济学”研究高潮。
5. 服务外包
【答案】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及广泛应用,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亚洲,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把自己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余业务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服务外包成为“发达经济中不断成长的现象”。
6. 次优理论
【答案】次优理论是指,如果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即使其他所有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都得到满足,结果也未必是令人满意的。通俗而言,次优理论的含义是,假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十个假设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不能得到满足,即被破坏掉了,那么,满足全部剩下来的九个条件而得到次优状态,未必比满足剩下来的九个条件中一部分(如满足四个或五个)而得到的次优状态更加接近于十个条件都得到满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次优理论的政策含义是:①否定了完全竞争模型作为微观经济政策的基础;②当经济中出现市场失灵时,并不应当尽量满足帕累托最优要求的条件,而是应该依照某些福利目标来设计适宜的政策。
7. 国际收支危机
【答案】国际收支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因国际收支严重逆差而导致急剧贬值的情况。在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严重逆差且不能有效调节时,外汇市场上会产生该国货币贬值的预期。这会导致对该国货币的大量抛售和外资的大量流出,从而导致该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国际收支危机是一种货币危机,并有可能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
8. 赞成关税的贸易条件改善论
【答案】赞成关税的贸易条件改善论是指对一个能够影响国际价格的大国而言,关税可以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的幅度大于关税带来的成本,所以,贸易条件改善的收益可能会超过其成本。理论上存在一个关税水平,即最优关税,能够使一国的福利水平达到最大。
二、综合分析题
9. 一些评论家认为新兴经济体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创造了一种道德风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提示:如果人们知道汇率每天都是变动的,借款者的行为或许会有所不同。)
【答案】道德风险来源于借款者也许会认为政府会坚守保持汇率稳定的承诺,从而会借入外国货币这一事实。这些借款者认为政府会阻止汇率变动风险出现,因而他们不愿意对汇率变动风险采取对冲操作。道德风险来自于借入者从事风险活动,并认为政府会保持汇率稳定——部分是由于政府的承诺,但是部分是为了阻止对借入外币的企业造成损害。
10.—国实际货币需求的永久性变化在长期中是如何影响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
【答案】实际货币需求的永久性变化将改变长期名义汇率的均衡,但不能改变长期实际汇率的均衡。因为实际汇率不发生变化,所以可以使用货币分析法方程式:
在任何名义利率下,货币需求的永久性增加将导致长期名义汇率相应的上升。从直观上来说,对于货币市场均衡,任何名义均衡下的价格水平都要比其长期水平低。货币需求永久性下降的效果则相反。但是,实际汇率取决于相对价格和生产力条件,而这些并不能被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所影响。
11.(1)假设本国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供给曲线为:推导并绘出本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并计算没有贸易时,小麦的价格是多少?
(2)在题(1)的基础上加入外国,其需求曲线为:供给曲线为: a. 推导并绘出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同时计算没有贸易时外国的小麦价格。
b. 如果本国和外国进行贸易,且运输成本为零。计算自由贸易时的均衡点,与之对应的世界价格是多少?贸易量又是多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