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湘潭大学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答案】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

和比尔森

等人首先提出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建立在三个假定基础上:①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②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③购买力平价成立。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汇率可以自由调整以反映各种因素对汇率水平决定的影响。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为:

项表示本国和外国利率的差额。

2. 汇率效应传递的劳动替代约束

【答案】汇率效应传递的劳动替代约束是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要素丰富,从而劳动供给富有弹性,企业相对于工人而言,对工资的议价能力较强,从而能够较为自由地制定工资,在此情况下,当汇率变动时,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存在的一困难。具体而言,出口企业在面对人民币升值这一成本冲击时,本应通过改变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但当存在劳动替代约束时,企业还能够通过降低工资来消化成本压力。

3. 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汇率模型

【答案】现实中的经济増长由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共同构成,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汇率模型,如图。横轴Y 表示每种经济增长方式在总增长中的比例(贡献率)。

第一项表示本国和外国货币供给水平的差额,第二项表示本国和外国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第三

图 可持续增长条件下的汇率模型

根据两种增长方式与汇率变动的关系,当本币贬值,外延型增长的相对比例会上升;当本币升值,内涵型增长的相对比例会上升。也就是说,汇率变动对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转换效应,国民收入的增加既可由的增长引起,也可由的增长引起。根据各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

经济增长中合意的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图中,外延増长曲线和内涵增长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是外延型增长与内涵型增长的适当比例,即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素投入的增加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做出了基于国情的适当贡献。

在图中,点A 对应的汇率水平是内涵经济和外延经济保持均衡的汇率水平原点。以此为出发,若一段时期内发生外生的技术进步,

则内涵増长曲线从

向外、向右移动到内涵经济对经济増长贡献的比例增加,偏离合意的比例,为了使外延经济与内涵经济平衡增长,名义汇率需要上升到点B 的位置,本币贬值;若一段时间发生外生的要素供应增长(譬如人口生育高峰导致劳

,则外延增长曲线向外、向右移动到动力供应增加,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油田)外延经济对经

济增长贡献的比例增加,偏离合意的比例,为了使外延经济与内涵经济平衡增长,名义汇率需要下降到点b 的位置,本币升值。如此循环,汇率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共同发挥作用,推动着内涵经济和外延经济彼此问平衡地增长。

4. 汇率制度

【答案】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如规定本国货币对外价值、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关系、规定影

1973年以后,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方式等。传统上,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类;

汇率制度日益多样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将汇率制度分为钉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两种,后者包括浮动汇率制。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既是一个联合国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又是一个成员国政府间进行交往的渠道和论坛,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是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操纵和控制的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金组织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贸易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②基金组织提供的各种类型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危机。③基金组织在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促进资本主义各国商品、劳务和资本流通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6. 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

【答案】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是表明汇率与进口资源消耗比例关系的曲线。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是表明汇率与国内资源消耗比例关系的曲线。

在本国产出水平一定,即资源消耗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来自国内的资源消耗增加,来自国外的资源消耗便相应减少;反之,来自国内的资源消耗减少,势必要求来自国外的资源消耗増加,两者成反比关系。具体而言,汇率变动具有支出转换效应,本币贬值引起国内资源相对便宜,则国内资源的消耗相对增加;本帀升值引起国外资源相对便宜,则本国生产所使用的国外资源相对增加(或者,从内涵经济的角度看,就是本国所能交换和利用到的国外资源相对增加)。因此,资源消耗型经济増长,其实就是更多依赖本国资源的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其实不仅仅

是国内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且同时还是更多利用外国资源的经济增长。

用图来表示汇率水平的决定。图中的纵轴表示汇率水平,在直接标价法下,向上表示本币贬值,向下表示本币升值。本币贬值使进口资源相对昂贵,国内资源消耗比例増加,故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斜率为正。本币升值使进口资源相对便宜,国外资源消耗増加,故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斜率为负。假定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国内外资源消耗的合意比例,也表示本国自然资源使用和劳动力就业的合意比例,那么,交点同时也代表着应有的均衡汇率水平。

图国内、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

二、简答题

7. 简述纸币流通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自动调节机制。

【答案】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功效在金本位和纸币本位的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 的国际收支逆差自动调节机制比金本位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过程复杂一些,具体调节过程通过以下三种机制来实现。

利率机制。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必须减少外汇储备,造成本币货 币供应量的减少。这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会导致资本流入增加,从而改善资本与金融账户,使赤字减少或消 除。反之,国际收支盈余则会通过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从而恶化资本与金融账户,使盈余减少或消除。

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 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反之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增 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增加,从而贸易收支恶化。

相对价格机制。国际收支赤字时,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相对外国产品价格下跌 会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改善经常账户余额,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盈余会通 过物价上升而减少或消除。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外均衡目标的 实现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均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代价的。

8. 香港联系汇率制本质上是什么汇率制度?有何特点?它的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局制度。我国香港地区没有中央银行,也没有货币局,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银行承担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银集团)。发钞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