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泌尿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2岁,因关节痛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2周后出现低热,躯干及四肢近端有充血性斑丘疹,逐步增多融合成片。查外周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每日为1.8g,肾小管性蛋白尿,光镜检查红细胞5~10/HP,白细胞为10~15/HP。血清IgE增高,血Cr180μmol/L,停药1周后,皮疹有所消退,肾脏表现未见好转,尿量每日500ml,Cr240μmol/L。血中查到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提问: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 . A.急性非少尿性肾衰
B . B.急性间质性肾炎
C . C.紫癜性肾炎
D . D.狼疮性肾炎
E . E.隐匿性肾炎伴药物过敏

患者女,38岁。左乳发现一无痛性肿块,约“黄豆”大小,质较软,可推动,挤压乳头时有血性液体流出,钼靶X线摄片检查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房囊性增生病。 B.乳癌。 C.乳管内乳头状瘤。 D.乳房纤维腺瘤。 E.乳房结核。 小儿指纹偏红主() 里热。 惊风。 疼痛。 血脉郁闭。 表证。 肾阳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是() 温煦。 推动。 兴奋。 制约肾阴。 气化。 在腹部从前正中线由内向外,经脉的排列顺序为()。 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 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 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患者女,38岁。左乳发现一无痛性肿块,约“黄豆”大小,质较软,可推动,挤压乳头时有血性液体流出,钼靶X线摄片检查未见异常。外科治疗应采取() A.乳腺单小叶切除。 乳腺多小叶切除。 乳腺导管内切除。 乳腺区段切除术。 乳腺两个区段切除。 患者,女,32岁,因关节痛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2周后出现低热,躯干及四肢近端有充血性斑丘疹,逐步增多融合成片。查外周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每日为1.8g,肾小管性蛋白尿,光镜检查红细胞5~10/HP,白细胞为10~15/HP。血清IgE增高,血Cr180μmol/L,停药1周后,皮疹有所消退,肾脏表现未见好转,尿量每日500ml,Cr240μmol/L。血中查到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提问: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