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浮而重取无力。治宜选用() 九味羌活汤。 羌活胜湿汤。 小青龙汤。 败毒散。 定喘汤。
患者,女,32岁,因关节痛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2周后出现低热,躯干及四肢近端有充血性斑丘疹,逐步增多融合成片。查外周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每日为1.8g,肾小管性蛋白尿,光镜检查红细胞5~10/HP,白细胞为10~15/HP。血清IgE增高,血Cr180μmol/L,停药1周后,皮疹有所消退,肾脏表现未见好转,尿量每日500ml,Cr240μmol/L。血中查到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提问: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非少尿性肾衰。 B.急性间质性肾炎。 C.紫癜性肾炎。 D.狼疮性肾炎。 E.隐匿性肾炎伴药物过敏。
患者眼结膜和角膜上皮组织变性,泪腺分泌减少,皮脂腺及汗腺角化,出现皮肤干燥,毛囊周围角化过度,发生毛囊丘疹与毛发脱落,以上症状最可能是() 维生素A过量。 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B缺乏。 维生素B缺乏。 烟酸过量。
伤寒并发症包括() 肠出血。 肠穿孔。 中毒性肝炎和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脑病。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患儿男,12d,因“呻吟、吃奶差12h”来诊。患儿系第2胎第2产,胎龄39+3周,顺产,出生体重2.95kg。父母非近亲结婚,第一胎生后7d因新生儿脐炎于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死亡(具体经过不详)。查体:T37.2℃,R60次/min;足月儿貌,营养中等,反应欠佳,肤色苍白;HR162次/min。目前应主要考虑的诊断有(提示血氨297.4μmol/L;血细菌培养(-);尿GC-MS分析:大量乳酸、3-羟基丁酸、甲基丙二酸、3-羟基戊酸、甲基枸橼酸)() A.乳酸性酸中毒。 甲基丙二酸血症。 高氨血症。 苯丙酮尿症。 糖尿病。 肺炎。
患者女,38岁。左乳发现一无痛性肿块,约“黄豆”大小,质较软,可推动,挤压乳头时有血性液体流出,钼靶X线摄片检查未见异常。外科治疗应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