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深圳大学管理学院703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体现。它论证了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阐明了民族问题在社会政治总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正确的民族问题纲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内容:

(1)民族平等意味着一切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一切民族,不论大小,都同等重要,都处于同等的地位。所有的民族的政治和法律上都应该是一律平等的。

(2)坚持民族平等必须反对仟何民族特权。

(3)要求民族平等的实质内容和真正意义只能是要求消灭阶级。

(4)坚持民族平等必须逐步消灭各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2.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行代议制。即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第二,实行分权制。即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第三,实行政党制。就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联合执政或单独执政。以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方式。

第四,实行法治。即实行以资产阶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3. 试用杰裴逊的分权制衡理论简析美国共和政体的特点。

【答案】分权制衡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约和平衡。杰裴逊将洛克、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同孟德斯鸡的分制原则成功结合起来,形成了他权力制衡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杰斐逊分权制衡思想表现在美国共和政体上具体表现为:

(1)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美国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总统与法院系统独立行使,同时,三个系统之间又通过“违宪审查”“立法否定”“弹幼”等制度进行相互制约。

(2)中央与地方分权、相互制衡。美国在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上,中央享有最高的行政、立法、私法、外交、财政等权力,与此同时,地方也不同程度地享有对于地方事务的自主权力。由此构

成了中央与地方既相互分权,又相互制约的局面。

(3)人民对政府权力的制衡。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总统、国会议员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选民有权监督他们的行为。通过选举权、监督权等权利形成了人民对于政府权力的制衡。

4.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政治的含义做过的多方面论述,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基本内容。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社会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同时,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在消灭了阶级以后,政治的主要内容则是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①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而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关系围绕特定权利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形态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政治关系在现实内容和社会力量的对比和互动中,首先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国家和国家政权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都有其客观内容。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卞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5. 试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与资本主义国家压力集团的本质区别。

【答案】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 压力集团又称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

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与资本主义国家压力集团的本质区别在于:

(1)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的组织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的性质。虽然资本主义压力集团为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的利益进行合法政治斗争提供了一种途径和形式,可是,它既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基础一一资本私有制,也没有改变垄断集团甚至少数政治经济寡头控制政治的格局。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和运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正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人民形成了根本一致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人们按照民族、区域、职业、年龄、性别等等结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又使得人民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异和利益矛盾。为了在共同的根本利益基础上,通过参加政治过程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利益,人民除了通过与特定部分群众相联系的参政党的作用之外,还组织起不同的政治社团,以社团方式进入政治过程。

6.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答案】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政治的科学,其研究范围主要是与政治的内涵联系在一起。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于政治的定义,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可见,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的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2)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建立政治制度,指导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原理,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哲学、政治学方法论等。

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中国政治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党的领导和建设、地方政府、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以及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和决策过程、政治发展、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等问题。

③比较政治。对各国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包括横向的现实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包括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史、政治过程、比较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以及地区研究和国别政治研究等。

④公共政策。现代政治学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对政府制定与执行政策过程的研究日益发展。这是近代实证科学方法进入政治学领域后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公共政策包括决策科学、政策分析以及对各类政策的专题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