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我国语文听说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听说教学,口语交际,问题,对策

  摘要

相对于语文读写教学而言,我国语文听说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不很深入,特别是以口语交际为核心的听说教学研究还有许多空白之处,在实践中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有待深入。论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回顾了我国语文听说教学的历史发展,分析归纳了当前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母语听说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着重围绕我国听说教学的新阶段──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   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依照传统语文教育、现代语文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四个阶段梳理了我国语文听说教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在源远流长的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中,听说教学从完全的忽视到逐步进入语文教学视野,到与读写并重,再到口语交际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实施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历史过程,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阶段对听说教学的重视以及口语交际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实施契合了世界母语教学改革与语文听说教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通过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母语听说教学现状特点的评介与分析,归纳出当前世界语文听说教学的特色和发展趋势,即母语听说教学普遍受到重视,尤其是口语表达的早期教育得到重视,重视传播媒介在口语交际的影响,听说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日趋丰富。同时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的必备条件以及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深化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以应用语言学、言语交际学以及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理论背景,运用比较法、例证法等方法,围绕我国目前听说教学具体实践中,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材的开发与编制、教学策略的实施与应用、教学评价理念与体系的建立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针对现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模糊与笼统,提出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有机结合,规范行为目标的表述,增强目标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建议;针对口语交际教材选材与编制的不足,提出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按照螺旋式课程组织范式编制教材,尝试引进现代化媒介手段,编写口语单项训练校本教材的建议:针对口语交际教学淡化交际性、互动性、实践性等交际特点,忽视口语语体和情境创设的问题,提出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实现口语交际双向互动,提供口语交际实践机会,加强会话策略指导,开拓口语教学新途径的建议;针对口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和评价形式的单一,提出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实现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和构建全 面检测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