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3
2017年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22
2017年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30
2017年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42
一、简答题
1. 今天,语文课程的语言形态出现了新变化,即在原来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基础上,增加了媒介语言。那么,媒介语言进入语文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媒介语言进入语文课程的意义如下:
(1)语文概念发生了变化
①语文学科语言在口头语、书面语的基础上增加了媒介语言之后,语文的内涵拓展了,内容更丰富了。
②人们大多将电话语言、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电视语言、网络语言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看待,其实这些载体的语言形态是语文必要的组成部分。
(2)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媒介语言进入语文课程,学习和运用各种媒介语言必然成为语文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由过去的单纯进行读、写、听、说四种基本能力,发展为培养读写听说视五种语言技能,并且借助现代电子信息和传媒技术可以实现它们更有机的整合,语文教学内容丰富而逼真,语文教育面貌将焕然一新。
(3)语文教材编撰和使用的模式将大幅度改革
①媒介语言的进入使得过去的纸质媒介的课本将有电子课本和印刷读物共同承担。
②原来的线性的固定的教材编辑模式将被电子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代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活泼,更新更加及时,信息量几乎可以无限延伸。
③教材设计也将更加人性化、情境化、综合化。
(4)语文教育教学方式出现重大变革
①教学方式将由原来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间教室、二十几篇课文教半年的教学模式向虚拟现实、情境教学、自主学习转变,原来教学资源和教学时空狭隘封闭的情形将彻底改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大增强,个性化针对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将变得易如反掌。
②学生借助电子网络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在电脑网络上搜索资料,灵活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 试就语文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的某一理论基础,作一深入的学习,力求掌握基本原理。
【答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简要阐述: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②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最本质的区别是由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向以学习者的“学”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转变,主张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主动的学习,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所以富有生命力的内核。
③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a.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小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因此,教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b.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个体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其特性特别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为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将成为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未来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3. 如何理解科学是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又一个核心理念及价值。
【答案】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变迁中,科学进入语文学科,不仅表征着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刻危机,而且意味着它在改造和重建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盛行,在语文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1)语文课程知识、结构及体系的逻辑化、系统化
①语文课程知识小断系统化、逻辑化。即使一个子系统也按照一定的标准被细分为一个严密的体系,比如语文知识就被划分为语法、逻辑、修辞和文学知识,等等。
②语文知识系统中最重要的知识被冠以“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名出现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如
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时期就提出了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的目标和要求。
(2)语文教育中的科学方法
①科学方法的含义
a. 一是指一般的科学方法论原理,包括强调逻辑推理,注重事实验证;
b. 一是指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如实验、测量和计算,等等。
②科学方法的运用
a.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语文教育问题;
b. 通过可以控制的、程序化的范式设计语文教学。
(3)语文教育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理性精神
在语文学习中,提倡怀疑和质问的精神,严肃的科学探究态度。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理性精神的双重影响下,语文教育强调不盲从权威,积极探究的态度以及强烈的批判精神。
4. 如何理解学生主体性的发现是语文教育现代性的一个核心理念和价值。
【答案】学生主体性的发现是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又一重要理念和核心价值。在现代性理论中,主体的发现常常被视为现代性的重要标志。笛卡儿因为首先在哲学上提出主体的概念而被视为现代性哲学的先行者; 黑格尔也强调,主体性是现代的原则。教育主体性的发现是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探索、认识及反思的结果。我国真正确立学生主体性的核心理念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特别是杜威教育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影响。新学制中,语文课程纲要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1)强调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现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
(3)通过活动的方式学习语文课程。
5. 简述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的演进。
【答案】(1)传统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传统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包括:
①具有较强应试性的文章作法知识
a. 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过程性写作知识;
b. 关于文章结构的知识,典型的就是起承转合,极端的是八股文的程式。
②写作知识
写作知识,指直接套用了阅读教学中的现成知识,指向一般写作能力培养的文章作法知识,主要在文选型的教材中体现。
(2)现代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文体知识是现代写作教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文体分类知识的引进,最早可以追溯到傅斯年1914年写的《怎样做白话文》。在该文中,傅斯年引进西方分类理念,把白话文分为形状文、记叙文、辩议文、解说文四类,形成了与传统的“篇章学”迥然不同的“近代文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