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年轮。
【答案】年轮是由于维管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季节的影响的生长轮。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所出现的若干同心轮纹。每一轮代表着一年中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由春材(早材)和秋材(晚材)组成。
2. 维管束。
【答案】维管束是指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以输导为主的复合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或加上形成层共同构成的束状结构。
3. 结构基因组学。
【答案】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各种遗传元件的组成物质的序列特征、基因定位、基因组作图等。
4. 能量流动。
【答案】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起点、总能量和流动渠道)。
5. 神经胶质细胞
【答案】神经胶质细胞也称为神经胶质,是指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6. 有性生殖。
【答案】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又称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7. ATP
【答案】ATP ,即三磷酸腺苷。在一磷酸腺苦(AMP )的磷酸一侧,以高能磷酸键(用〜表示)再顺序连接上2个磷酸,就成了ATP 。ATP 水解时,高能磷酸键释放大量自由能,这些能可被转移到其他分子,也可用来完成各种耗能活动,如运动、物质的吸收、物质的主动运输和合成
ATP 水解时,等。通常只有最后一个高能键水解放能,而成二磷酸腺苷,即ADP 。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
8. 感觉器官。
【答案】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和非神经性附属结构一起构成的感受装置。如视觉器官眼。
二、简答题
9. 怎样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的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基因,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如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有些细胞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但是它的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这是因为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受精卵、早期的胚胎细胞、植物的组织等。生产上可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10.为什么说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其有世代交替现象?
【答案】世代交替是指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被子植物一生包括两个阶段:
(1)二倍体阶段(或孢子体阶段、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
这一阶段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直到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这一阶段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二倍体,二倍体阶段时间较长,并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2)单倍体阶段(或配子体阶段、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
这一阶段是从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和单核胚囊(大孢子)开始,直到各自发育为含精子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以及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为止,此时,这些有关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都是单倍体。单倍体阶段时间较短,结构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来获取营养。
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世代交替是指二倍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和转折点。
1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1)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征是没有由膜包围的细胞核。细胞的形态结构较简单,内
含有细胞质和类核,外面包有质膜,多数在质膜外还有一层硬的细胞壁,使细胞保持了一定形状。
(2)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细胞内由膜把细胞分成了许多功能区。最明显的是含有单位膜包围的细胞核,还有原核细胞所没有的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
12.有一种与溶酶体有关的疾病,患病婴儿一般只能维持一年的生命,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溶酶体是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内含60种以上水解酶,最适
产生的废弃成分。溶酶体通过膜上的左右,可催化蛋白质、多糖、脂质以及DNA 和RNA 等大分子的降解,其功能是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本身泵使氢离子从细胞溶质进入溶酶体内,使其pH 保持在5.0
则左右。溶酶体中的酶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有活性,如果漏出进入中性的细胞溶质中
会失去活性。溶酶体如果发育不全,所含酶不全,可能引起疾病。如婴儿巨噬细胞和脑神经细胞
的溶酶体缺乏葡萄糖苷酶,大量的葡萄糖脑苷脂沉积在这些细胞溶酶体内,巨噬细胞变成脑苷脂沉积细胞,患者的肝、脾、淋巴结等肿大,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使婴儿常在1岁内死亡。婴儿肝细胞中溶酶体缺乏水解糖原的酶,糖原不能被消化,在细胞中形成大的糖原泡。这种婴儿也只能维持一年生命。
13.现有五肽,在280nm 处有吸收峰,中性溶液中朝阴极方向泳动;用FDNB 测得与之反应的氨基酸为进行处理后第一个游离出来的氨基酸为Leu ; 用胰凝乳蛋白酶处理
处理液得到两个片得到两个片断,分别为两肽和三肽,其中三肽在280mn 处有吸收峰;用
试定该短肽的氨基酸序列。 【答案】
可得知此肽的N 端是
可得知此肽的C 端是
(羧FDNB 法N 端分析测得与之反应的氨基酸为肽酶)进行处理后第一个游离出来的氨基酸为
胰凝乳蛋白酶可水解
外吸收峰,说明三肽中的N 端是
溴化氰
三肽。说明甲硫氨酸残基位于五肽的第2位。
胰蛋白酶专一性很强,它只断裂Lys 或Arg 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链,五肽中不含
此肽含
五肽在中性溶液中朝阴极方向泳动,说明其带正电荷。可得知该五肽的酸碱性质主要决定于肽链的N 端氨基和C 端羧基以及侧链可解离基团,残基侧链在中性条件下,带正电荷,满
,;;,断分别为两肽和三肽用胰蛋白酶处理后游离了一个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五肽中不含的羧基形成的肽键,用胰凝乳蛋白酶处理得到两个片断,中的一种,在五肽中第3位。
处理液得到两个片断,分别为两肽和分别为两肽和三肽,其中三肽在280mn 处有吸收峰,芳香族氨基酸在280mn 波长附近有最大的紫断裂甲硫氨酸残基的羧端肽键,用
足条件。说明该五肽为
14.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的大小在哪一范围内?怎样理解细胞的大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答案】
典型的原核细胞的平均大小在
只有lOOnm 。而真核细胞的直径平均为之间,细菌类的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直径动、植物细胞一般为10〜100pm 。
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依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増大或缩小。如人、牛、马、鼠、象的肾细胞、肝细胞的大小基本相同。参天大树和丛生灌木在细胞的大小上并无差别;鲸的细胞也不一定比蚂蚁的细胞大。因此,生物个体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细胞必须维持合适的表面积/体积,细胞靠表面接受外界信息,与外界交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