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北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城寨堡体系演变研究

关键词:北宋 ,黄土高原地区,城寨堡体系,发展与演变,城镇(城市)体系

  摘要

北宋时期我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城市革命,对中国的城市(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城镇或者城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时期的城寨堡体系的状况和发展演变对当时和宋代以后城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北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一部分城寨堡确实发展、演变成为以路府-州军-县及县以下城镇为形式的北宋四级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北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城寨堡,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就其作用而言,都在当时北方地区城寨堡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其功能也非仅表现在军事方面,而呈现纷繁复杂的多面性上。本文试从历史城镇地理学角度对北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城寨堡进行专门研究。 本文的主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3个部分: 一、北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城寨堡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这部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根据相关史料并结合现代考古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界定了城寨堡体系的比较严格的概念。其二,从战争角度分析了不同地域城寨堡的兴起过程。第三,总结出城寨堡的时空分布特征。第四,分析了影响这些时空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 二、北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城寨堡的形态和结构研究。这部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第一,结合建筑学原理总结了北宋时期今陕北、青海这两个不同地域的城寨堡的形态特点及其形成的环境因素。第二,城寨堡的内部空间结构。本文按照建筑学的原理和功能学说,运用分析了相关史料和考古成果,并结合实地考察,研究了今天陕北和青海两地的城寨堡的结构,最后得出了城寨堡的结构与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的结论。 三、北宋时期城寨堡的功能与体系演变研究。这部分主要从城寨堡总体和单位经济功能的比较、城寨堡体系的演变及其与城寨堡功能演变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受番汉政治格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经贸联系逐渐加强,刺激了城寨堡的商业功能,至北宋中期北宋一方有77个城寨堡具有商税功能,到了北宋晚期西夏境内的天都山地区的城寨甚至出现了城镇化的趋势,商业区沿着主干街道分布、延伸,并具有商业区和手工业区接近的特征,说明商业功能的演变直接影响到其内部建筑结构,宋地在熙(宁)(元)丰以后有19个左右的城寨堡演变成为由路府-州军-县及其以下的城镇所组成的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