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厦门大学化学系832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鹏值(iodine number)。

【答案】碘值又称碘价,是100g 脂质样品所吸收的碘的克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油脂中脂酸的不饱和程度。

2. 耐糖现象。

【答案】耐糖现象是指正常人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暂时升高,并刺激胰岛索分泌增多,促使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在短时间内血糖可降至空腹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该现象反映人体处理给予葡萄糖的能力,临床上用于检查人体糖代谢机能,又称糖耐量检查。

3. 无效合成(abortive synthesis)。

【答案】无效合成是指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中,在进入真正的转录延伸之前,RNA 聚合酶往往会重复催化合 成并释放短的RNA 分子,长度一般在6核苷酸左右的现象。

4. 蛋白质拼接(protein splicing )。

【答案】蛋白质拼接是指将一条多肽链中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切除、同时将两端的氨基酸序列连接在一起的翻译后加工方式。

5. 脂质(lipid )

【答案】脂质又称脂类,是由脂肪酸(以上的)和醇(包括甘油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剂,如乙醚、丙酮及氯仿等。

6. 编码链(coding strand)。

【答案】编码链是指与模板链互补的那一条DNA 链,对于某一特定基因而言,DNA 分子中作为转录模板的那一条链称为模板链。编码链的碱基顺序与转录产物mRNA 的碱基顺序相对应(只是DNA 中的T 在RNA 中被U 取代)。

7. 氨酰-tRNA 合成酶(aminoacyHRNAsynthetase )。

【答案】氨酰合成酶是指能高度特异地识别氨基酸和tRNA 两种底物的酶,反应消耗

的酶。 ATP 。催化氨基酸与tRNA

8. 异肽键。

【答案】异肽键(isopeptide bond)是指两个氨基酸通过侧链羧基或侧链氨基形成的肽键。

二、填空题

9. 脂酰CoA 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一分子乙酰CoA 和_____。

【答案】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10.糖异生主要在_____中进行,饥饿或酸中毒等病理条件下_____也可以进行糖异生。

【答案】肝脏;肾脏

11.Pauling

等提出的蛋白质螺旋模型,每圈螺旋包含_____个氨基酸残基,高度为_____。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_____,并沿轴旋转_____度。

【答案】100

12.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_____,葡萄糖基的受体是_____。

【答案】UDPG ; 果糖

13.在复制过程中,改变螺旋程度的酶叫做_____。

的拓扑性质。在复制时,拓扑酶可松弛超螺旋,还可以【答案】拓扑异构酶 【解析】

拓扑异构酶可改变引入负超螺旋。

14.Phe 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因为_____。

【答案】人体不能合成苯环

15.5-氟-尿嘧啶作为抗癌药物使用的原理之一是它能抑制_____的活性,从而干扰了的生物合成。

【答案】胸苷酸合成酶;胸腺嘧啶

16.双向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样品(混合氨基酸)中包括Pro , Ala,Val ,Phe ,His , Leu, Asp; 在获得的层析图谱中,你预期走得最远的是_____和_____,走得最近的则是_____和_____, 理由是_____。显色特殊的点对应的氨基酸是_____,理由是_____。

【答案】Phe ; Val; Asp; His疏水性太小;Pro ; 亚氨基酸

17.填写电子传递链中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 )( )( )

【答案】鱼藤酮;抗霉素A ; 氰化物

18.高密度脂蛋白(HDL )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防护作用,是因为_____。

【答案】HDL 能清除过量的胆固醇

三、单选题

19.经脱氨作用生成腐胺的氨基酸是。( )

A. 鸟氨酸

B.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D. 组氨酸

【答案】A

20.小肠黏膜细胞再合成脂肪的原料主要来源于( )

A. 小肠黏膜细胞吸收来的脂肪的水解产物

B. 肝细胞合成的脂肪到达小肠后被消化的产物

C. 小肠黏膜细胞吸收来的胆固醇的水解产物

D. 脂肪组织的分解产物

E. 以上都对

【答案】A

21.蛋白质分子中旋构象的特点是( )

A. 肽键平面呈螺旋状

B. 多为左手螺旋

C. 靠盐键(离子键)维持稳定

D. —般为右手螺旋

【答案】D

22.从核糖核苷酸生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反应发生在(

A. —憐酸水平

B. 二磷酸水平

C. 三磷酸水平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3.什么代谢物提供P 使生成( )。

A.3-磷酸甘油醛及6-磷酸果糖

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