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社会政策(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奥格本的“文化堕距”论

【答案】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一般地,物质文化首先变化,之后非物质文化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但后者的变化有所延迟,即二者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差距的。当适应性文化变得与物质文化相适应之后,物质文化还会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又一次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情况。人类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发展的。

2. 社会分化

【答案】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社会学正是从社会分化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

3. 情感性互动

【答案】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可将社会互动分为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情感性互动,是指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

4.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而进行的观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

5. 精英循环(帕累托)

【答案】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6. 合作

【答案】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为仅靠某一方的单独行动往往无法实现这种利益或目标。从广义上说,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成功的合作应具备目标一致、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能够取

得基本共识、行为配合和讲信用等基本条件。

二、简答题

7. 冲突的基本含义和类型划分是什么? 冲突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哪几个方面?

【答案】(1)冲突的基本含义

①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冲突可能发生于小同层次和多种领域,从冲突的性质卜划分有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等,民族冲突和国家冲突是综合性的冲突。

②冲突是一种反对或对立关系,它以共同珍视的目标物的稀缺为基础,最明显的特征是其破坏性,即通常造成财富的毁灭和生命的丧失,体现了其非理性特征。

(2)冲突的种类及类型

①种类

a. 从规模上划分,包括个人之间的冲突和群体间的冲突:

b. 从性质上划分,包括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和宗教冲突。

c. 从阶级性质上划分,有阶级冲突和非阶级冲突。

②类型

a. 口角,经常发生的最轻微的一种冲突方式。通常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或因利益受到侵犯,或因意见分歧,或因争夺一个共同的东西,由此引起的冲突首先表现为口角。

b. 拳斗,继口角之后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一种冲突形式。特点是诉诸武力,不但要在精神上侮辱对方,而且要在肉体上伤害对方。

c. 械斗,手持器械进行搏斗,其特点是没有预谋,没有计划,所用器械一般是随手抄来,并非早有预谋,在械斗中支配人的行为的仍然是感情的冲动,而非理性。

d. 仇斗,发生在部落、家族、种族之间的一种暴力冲突。仇斗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的。

e. 战争,冲突的最高形式。其爆发是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战争总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的,而且战争的组织和计划性比任何其他社会行为都强,因而,破坏力最大,涉及面最广,甚至把全世界都卷进去。

(4)冲突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①冲突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一面。革命就是通过阶级间的冲突的最高形式(战争)解决问题的; ②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可以增强群体内部团结,各种群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冲突使不同的群体成员之间有时是敌对者,有时是同盟者,互相制约,增强社会总体的整合性;

③文化冲突可以引起社会的进步,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文化接触以后,必然引起文化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是新文化(包括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行为规范和新的生活方式)被人们接受,社会前进一步;

④思想冲突、公开的辩论,可以促进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

8. 试分析社会越轨的功能。

【答案】社会越轨,义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越轨的功能主要包括:

(1)负面功能社会越轨从下面几个方面导致社会功能失调:

①越轨行为的存在会毁掉他人守法遵规的动机;

②越轨可以毁掉人们对有组织社会生活的必要的信心;

③越轨可以破坏一个社会体系借以存在的人们的相互依赖关系。

(2)积极的功能社会越轨有时能帮助社会体系发挥作用,它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功能:

①划清行为禁区的界线。社会规范所划定的行为禁区时常不明确,模糊不清,直到有人做出某种行为被当作越轨,才使该规范有了确切的定义。

②它能带来社会体制中所需要的变化。社会规范具有原则性、概括性,不可能列出一切情况。有些规则必须要打破时,就会因为一些成员的越轨行为而使群体中的其它成员都意识到某一条规则不太合理,从而改变这个规则。

9. 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

②对外是指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组织活动都是围绕着组织目标进行的,这种活动是否有效益或效率,以及效益和效率如何,就看它活动的结果接近于组织目标的程度。

10.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

【答案】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定义上看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是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是指现代工业化社会。

(2)从规模上看礼俗社会规模小,而法理社会规模较大。

(3)角色、分工与社会关系不同礼俗社会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 法理社会拥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居于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