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大学体育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身体姿势
【答案】身体姿势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做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属于动作的空间特征。一个完整的身体运动过程,一般包括开始姿势、运动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其表现形式也有动态姿势和静态姿势之分。
2. 体育价值观
【答案】体育价值观是体育的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包括体育经济价值观、体育社会价值观、体育精神价值观和体育健康价值观。
二、简答题
3. 简单介绍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原则。
【答案】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原则:
(1)小步子原则
小步子原则即把运动技能的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小单元称作小步子)。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以确保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
(2)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很少有机会对每个学习内容做出反应。要改变这种消极学习的现象,就要求在上述“小步子”(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中学生都要做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指当学生展示所学运动技能(做出反应)后,必须要及时使他们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
(4)自定步调原则
自定步调原则指在体育学习中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潜力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调个体化学习方式,并不断通过练习纠错、评价反馈等措施,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5)低错误率原则
低错误率原则指在小步子的体育学习内容引导下,学生可尽量避免错误“反应”,提高学习效率。
4. 简要回答学校体育的任务。
【答案】(1)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①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②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③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2)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
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③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5. 体育教学中的反馈形式有哪些?
【答案】体育教学中反馈的形式有:
(1)社会性评价: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个学生。
(2)象征性评价:教师在成绩单上给某个同学画了个小红旗。
(3)客观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表现给予的分数。
(4)标准性评价:教师以排名次的方法给学生打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性评价和象征性评价比较敏感,受教师的表扬或各种形式的赞扬影响较大。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应采取多种形式给予表扬,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就能使学生对体育参与保持比较高的乐观态度。
随着年龄的増长,学生会根据自己学习的客观成绩或与他人学习成绩的比较来解释学习结果,这时应将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反馈与体育态度和锻炼主动性的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信息。
6. 何谓体育?体育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相对于文学、美术、音乐、曲艺、戏曲、舞蹈、杂技等文化活动,体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手段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
(2)体育的本质是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以身体运动为基础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7. 简述在运动中通过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中,为激发青少年的锻炼意志,有下列具体方法:
(1)树立先进榜样
通过介绍、宣扬优秀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的良好意志表现,以激励青少年产生仿效的愿望,使他们了解优秀运动员在向困难作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理解坚强意志的概念。
(2)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应当注意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向他们提出明确的由简单到复杂,或由做出短时间的努力到做出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道德意志要求。
(3)道德意志的培养要根据运动项目的需要而进行
广泛使用多样化的专门练习,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4)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
比赛和评分条件的变化可以培养青少年积极主动、努力进取的精神。
(5)教会青少年自我强化的方法
培养青少年使用自我鼓励、自我号召、自我命令、自我说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责难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意志水平。
8. 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答案】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
(1)领导理论和风格。
(2)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
(3)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
(4)观众特性(如规模、评价的角色、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5)攻击性。
(6)影响解释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文化因素。
(7)性别对影响运动表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因素的作用。
三、论述题
9. 我国体育的目的是什么?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1)我国的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2)实现我国体育目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体育要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②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学校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要以“健身育人”为中心,竞技运动要以“夺标育人”为核心。
③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是创作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从而有利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