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础心率
【答案】基础心率是指清晨起床前的心率。测定的方法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在腕部桡动脉外,也可按在脖子侧边的颈动脉搏处进行触诊计算脉搏。测量基础心率可以了解机能状态,评估锻炼效果。一般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基础心率较低。
2. 课外体育活动
【答案】课余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二、简答题
3. 简述注意控制训练的步骤。
【答案】注意控制训练的步骤包括:
(1)向练习者传授所参加运动项目的注意特点及注意要求的知识。
(2)对练习者当前的注意技能给予评价。
(3)根据运动项目的注意要求,分析练习者注意技能的长处和弱点。
(4)制定训练计划,帮助练习者提高注意的选择、转移、集中和分配的技能。
(5)通过练习,帮助练习者掌握和运用提高注意技能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4. 什么是敌意性攻击?什么是工具性攻击?它们的区别如何?
【答案】根据攻击时是否有愤怒的情绪表现,可以将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1)敌意性攻击
敌意性攻击是由攻击者的愤怒而产生的、具有使人受伤害的意图、引起他人痛苦的攻击性行为。敌意性攻击者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是完全有意识和清楚的,如故意将球踢、掷向对方身上。其目标是报复性的,是故意给被攻击者造成痛苦和不幸。
(2)工具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是由期望得到奖赏所引起的,并通过强化而局限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工具性攻击虽然也有伤害的意图,但其主要目的不是使攻击者受到身心上的痛苦,而只是将攻击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3)二者的区别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出现时有愤怒的情绪表现,后者出现时没有愤怒的情绪表现。
5. 简述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答案】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
①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运动中的恢复。运动时,虽然机体不断合成能源物质供运动使用,但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②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为运动后的恢复。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
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③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是指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的状态。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2)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如果活动量过大,超过了生理范围,恢复过程反而会延缓。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6. 简要回答体育的目的与任务提出的依据。
【答案】体育的目的与任务提出的依据包括:
(1)社会发展水平
①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国的体育目的也必须围绕该阶段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体质,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生活水平服务。
②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我国人均体育场地、消费还处在较低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项目水平不高,总体实力不强;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体育目的必须依据这样一个现实状态来确定。
(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人本位的体育价值观。
①体育自身的特点
a.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自然力和卫生措施等作为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
b. 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②体育的功能
体育的特有效能是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健身功能是体育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是确定我国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依据。
(3)人的体育需求
人是身体因素和精神因素相统一的结合体。人对体育的需求体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①人对健康的需求
身体的健康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基础,因为有机体的所有活动都表现出对身体状态的依赖性。
②人对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个人的发展,无论是个性的形成,还是知识的増长,只有在其精神和身体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可能。
7. 各举5个例子说明运动中哪些行为是道德行为,哪些行为是不道德行为。
【答案】道德行为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体育工作者有责任指导青少年掌握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方式。
(1)个体在运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为:
①明辨是非。
②遵守纪律与运动规则。
③服从与尊重裁判。
④团结协作。
⑤乐于助人。
(2)个体在运动中的不道德行为表现为:
①故意犯规。
②辱骂斗殴。
③装假。
④作弊。
⑤服用违禁药物。
8. 简要评价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答案】(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机械地用动物的学习规律来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
②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2)认知心理学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S—O —R”。
①认知心理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