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证券投资者行为博弈模型及应用研究

关键词:有限理性,博弈论,风险态度可变,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

  摘要

在决策者完全理性假设下,经济学家建立了近乎于完美的现代金融学理论体系。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发现,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投资者并不总是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作为新兴的发展迅猛的中国证券市场,证券投资者行为的有限理性特征表现尤为突出。本论文基于证券投资者“有限理性”这一假设,运用金融学理论及博弈论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有限理性的博弈分析模型,就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行为做出理论解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在对有限理性的概念层次和表现层面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从有限理性到完全理性演进的金字塔式的层次化结构。并在这一理论分析框架下,就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理性程度进行了分析。2.在有限理性假设分析框架下,结合前人关于社会效用的探讨,从更广泛的角度研究博弈模型中决策者效用的再定义问题,发展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效用层次结构概念,提出了一个更为广义的效用表述。3.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了一个更接近实际投资的、既有收益又有损失的、具有混合结果的风险态度心理试验,以研究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单阶段的实验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但是,多阶段实验结果则体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差异性,即反映了中国普通股民无论是在盈利时还是在损失时都倾向于风险型方案。4.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了一个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博弈试验,就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认知层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Camerer提出的思考步骤(Thinking Step)来测度有限理性程度。得到的研究结论是,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理性程度大多是在思考步骤的1到2之间。并以中国证券市场2008年第一季度新股申购实际情况为背景,就以上结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博弈者有限理性思考步骤的认知层次理论及问卷调查结果能很好地解释我国现行新股申购方法下投资者的新股申购行为。5.将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可变特征引入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博弈分析,建立了一个有限理性假设下的静态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框架,以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可变性对博弈结果带来的影响。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虽然可以把股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他也必须考虑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态度的可变性。6.在假定机构是理性、个人投资者只具备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建立了一个有限理性假设下的动态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博弈分析模型。在机构效用函数中创新性地引入了一个个人投资者跟庄意愿变量,在个人投资者策略的分析中,创新性地引入了个人投资者行动系数,并将个人投资者前期投资盈亏状况和股价固有的上涨动力纳入到个人投资者行动系数的计算函数中。最后,还对博弈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有限理性假设下的中国证券市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博弈行为有较强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