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4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被试实验处理

(1)这种设计属于( )。

A. 被试间设计

B. 混合设计

C.ABBA 设计

D. 被试内设计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 顺序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实验者效应

D. 动作误差

(3)如果有6种实验处理,采用这种设计的被试人数可以是( )。

A.8人

B.10人

C.12人

D.14人

【答案】(1)D

(2)A

(3)C

【解析】(1)在该设计中,每一个被试都接受了全部的实验处理,所以属于被试内设计 (2)该被试内设计采用了拉丁方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顺序误差。

(3)采用拉丁方设计时,被试的人数是实验处理数的n 倍。即被试人数可以是6, 12, 18……

2. 记忆表象有可操作性的经典实验是( )。

A. 心理旋转实验

B. 人工概念实验

C.etroop 实验

D. 点探测实验

【答案】A

,将所知觉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解析】心理旋转指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

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库柏和谢帕德用减数法反应时做的心理旋转实验研究证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3. 系列位置效应常被看作是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有效证据,可通过对单词等的自由回忆测验获得。如果改变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对系列位置效应最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 对渐近线和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

B. 对首因效应和渐近线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C. 对首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渐近线和近因效应

D. 对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

【答案】B

【解析】研究表明,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近线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与渐近线。

4. 在选择因变量的测定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其( )。

A. 稳定性、客观性、可辨别性

B. 恒定性、数量化、整体性

C. 情景性、整体性、可辨别性

D. 客观性、数量化、组织性

【答案】D

【解析】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标准:起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所以是非恒定、不稳定的。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因变量是有操纵自变量而引

5. 大多数人不喜欢用报纸去擦汽车的挡风玻璃是( )的一个例子。

A. 觉知感

B. 系统类比

C. 功能固着

D. 顿悟

【答案】C

6.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的经典实验是( )。

A. 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 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 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答案】B

【解析】哈罗德采用恒河猴作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7. 看到锤子用于锤打的功能之后,看不到它能够压纸、防身等其他特殊功用,这种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是( )。

A. 知识表征

B. 原型启发

C. 心理定势

D. 功能固着

【答案】D

【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而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8. 费希纳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提假设是( )。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有效

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答案】B

【解析】费希纳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是由韦伯定律发展而来,其前提假设是所有最小可觉差均相等。

9. 当N 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N+1次实验的靶子时, 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 )。

A. 注意瞬脱

B. 注意分散

C. 返回抑制

D. 负启动

【答案】D

【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指当N 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