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9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构思效度

【答案】构思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是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2. 成套成就测验

【答案】成套成就测验是从测验的内容范围上进行划分的测验类型,也称做一般教育发展测验,测量内容包括阅读、数学、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应年龄水平的学习能力。这种测验涉及的学科广泛,适用于各个不同的

学校,便于了解学生的教育发展的一般状况。它主要用于学生分班、教学计划评估及安排、特殊学生鉴别等,对教师、家长、教育管理人员及学生都有用。但成套成就测验可能与各个学校具体的教学目标不一致,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3. 项目分析

【答案】项目分析是指对测验或量表的项目质量的分析研宄。其内容包括:①题目的难度分析。难度指标是测验取舍题目与编排题目顺序的依据。②题目的区分度分析。指一个项目是否能把某一团体的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一般用题目得分与外在效标的相关系数,或与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为指标及求高低分组通过率之差等。③广义的项目分析还包括定性分析,即从题目的思想性、内容取样的适切性以及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加以评鉴。

4. 百分等级

【答案】百分等级是使用得最广泛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可定义为在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地位越差。

5. 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 。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的取值,也称真分数r 。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 。测量误差可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种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6. 真分数

【答案】真分数是指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真分数只是一个理论上构想的概念,在实际测量中是无法得到的,因为无论什么测量工具都不可能没有误差。真分数的操作定义是无数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7. 效度

【答案】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或正确性,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其测量定义为,在一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由所要测量的变因引起的有效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效度是对测量工具的最基本的要求。效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测验越有效。

8. 同质性信度

【答案】同质性信度也称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即一个测验所测内容或特质的相同程度。

9. 复本信度

【答案】复本信度是根据一组被试在两个平行(等值)测验上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因为它反映的是两个测验之间的等值程度,因此又称为等值性系数。在用复本法估计信度时,两个等值测验可以连续施测,也可以相距一段时间分两次施测。

10.心理健康评估

【答案】心理健康评估是开始于20世纪初的一项社会工作,评估的对象涉及病人和健康人。心理健康强调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其评估的内容涉及这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健康史自我报告、个人档案、观察、晤谈、生物医学检查、心理测验等。心理健康问卷是心理健康评估主要的标准化手段之一,是用来量化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具。在心理健康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常需要对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以数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这一过程称为评定。

二、简答题

11.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严格来说,凡是与测验目的无关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变异来源都会影响测验的效度。这就是说,测验本身的构成、受测被试的特点、施测的过程、阅卷评分、分数转换与解释、所选效标的性质和测验信度等都可能影响测验的效度。

①测验的构成。当组成测验的试题样本没有较好的代表性时,测量的内容效度就必然不高。

同时,若题目语义不清、指导语不明、题目太难或太易、题目太少或安排不当等,也会降低测量的效度。

②测验的实施过程。一个测验在实施过程中,如不遵从指导语的要求,或出现外界干扰、评分记分差错等问题,都会降低测量的效度。

③接受测验的被试。被试的应试动机、情绪、态度、身体状态等,都会影响测量的信度,进而影响测量的效度。被试团体如果缺乏必要的同质性,很可能会得到不恰当的效度。同样一个测验,对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不同的被试团体,常常具有不同的测量效度。被试团体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职业等方面的特征,常常成为干涉变量。

④所选效标的性质。由于同一个测验可以有不同的效标,同一个观念效标也可以有不同的效标测量,所以还要考虑测验分数与效标之间是否符合线性关系的问题。因为积差相关的前提之一是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否则会得出错误的效度结论。在选用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时,要注意各公式的适用条件。

⑤测量的信度。测量的信度是测量的随机误差的反映,而任何误差的增加都会降低测量的效度,因此信度不高的测验不可能具有很高的测量效度。

12.测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心理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1)测验法的优点

①迅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素质、潜在能力或各方面的指标,方便对大规模群体的资料搜集。

②比较科学。通过心理测验能够比较公平地进行人才选拔,使人们能够按照自身优势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个人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测验法的量表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准确可靠。其编制过程一般经过标准化程序,因而量表的结构更合理,结果更有效。

④测验法是一种定量化程度很高的方法、施测容易控制,处理结果方便,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2)测验法的缺点

①由于目前的心理测验还不完善、信效度存在一定的不足,若使用不当,可能会给测试者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

②测验法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灵活性差。

③测验法对研究者有较高的要求,研究者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测验的相关情况,熟悉相关的测验技能。

④测验法难以排除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被试的文化程度、练习测验或经验、身体或情绪状态都会影响测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