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土地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

【答案】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2. 土地所有权

【答案】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

3. 直线衰减公式

【答案】直线衰减公式是指:因素对某地快单元的影响分=该因素(中心)的功能分(1一单元距离中心的实际距离/中心影响的最大距离)

4. 土地使用权出租

【答案】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同地建筑物和其它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5. 土地

【答案】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6. 土地计划利用

【答案】土地计划利用是指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7. 区位地租

【答案】区位地租是指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

8. 土地供给

【答案】土地供给是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即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

二、简答题

9. 如何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答案】关于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的改革与完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当前农村普通存在

的土地使用经营的主体形式。

从整体来看,它适应中国农村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觉悟程度。因此,目前多数地区土地的使用经营形式不宜做过大的,调整仍以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深化改革的立足点。对于家庭承包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则应采用合理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以使承包制进一步合理化、规范化与法制化。在经济发达、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动逐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0.引起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引起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改良一一不是自然增值;

(2)外部经济一一道路、公园、广场一一真正的自然增殖;

(3)需求增加一一真正的自然增殖;

(4)通货膨胀一一不是增值而是保值:

(5)房地产使用管制改变(用途、容积率)一一真正的自然增殖。

11.土地估价的本质。

【答案】土地估价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估价师评估土地的价值(value )而不是价格(price );

(2)土地估价是模拟市场定价而不是替代市场定价;

(3)土地估价提供价值意见,但不对价格做出保证;

(4)土地估价会有误差但应将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5)土地估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2.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范围。

【答案】影响城镇土地定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繁华度:商服繁华影响度;

(2)变通条件:道路通达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路网密度;

(3)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完善度、公用设施完备度;

(4)环境条件:环境质量优劣度、文体设施影响度、绿地覆盖度、自然条件优越度;

(5)人口状况:人口密度。

13.简述我国应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

【答案】我国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退林还地、退渔还田等措施恢复一部分耕地;

(2)鼓励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垦荒山、荒地、海涂、河滩以及工矿废弃地以增加耕地面积;

(3)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间接增加耕地面积;

(4)加强用地的行政管理;

(5)政府制定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多用建成区土地,少占用耕地;

(6)深入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节约用地的机制;

(7)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控制耕地占用速度的土地管理体制。

14.房地产的权利包括哪邺?

【答案】房地产的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所有权一一权力具有完整性、不限期性;

(2)使用权一一占有、利用、收益和部分处置权,有一定期限;

(3)地役权一一对他人土地(他人有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土地)拥有的权力;

(4)抵押权一一债权人对相关债务的抵押品享有的权利;

(5)租赁权一一承租人对他人物品的占有权、利用权、收益权,没有处分权。

15.简述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答案】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包括:

(1)土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3)土地利用后果的巨大社会性。

16.简述土地利用的必然性。

【答案】土地利用的必然性包括:

(1)土地的自然属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2)土地的经济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3)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要求实行土计划利用;

(4)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土地必须计划利用。

三、论述题

17.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答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并坚持这个经济范畴,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地租范畴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然而土地资源的浪费又很严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土地长期无偿使用是重要原因之一。新中国建立后,陆续实现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由于长期以来理论上的误解,认为土地公有制一旦建立,地租范畴即不存在了,因而一直实行土地无偿使用制度。在理论上正本清源,肯定地租范畴的存在,就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