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抵押权
【答案】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相关债务的抵押品享有的权利。
2. 土地使用制
【答案】土地使用制是指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3. 估价人员
【答案】土地估价人员是指通过土地估价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相应资格并注册,从事土地估价活动的专业人员。
4. 土地改革
【答案】土地改革是指国家通过政权的强制力量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普遍的改革。
5. 无偿无限期使用
【答案】无偿无限期使用是指国家机关、学校等从国家得到土地时不支付地价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交纳地租,或者土地使用费,也没有定具体明确的土地使用期限。
6. 土地抵押权
【答案】土地抵押权是指土地受押人对于土地抵押人不移转占有并继续使用收益而提供担保的土地,在债务不能履行时可将土地的拍卖价款作为受清偿的担保物权。
7. 区位地租
【答案】区位地租是指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
8. 市场比较法
【答案】市场比较法是指用已经成交的土地与待估土地相比较,以此推出土地的价格。
二、简答题
9. 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
【答案】制约土地自然供给的因素包括:
(1)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
(2)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
(3)有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
(4)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5)一定的交通条件。
10.简述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
【答案】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纯粹规模报酬变动规律为理论基础的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2)以资源报酬变化规律为理论基础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即由于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变动,从而使要素的使用进入合理报酬阶段而产生的效益;
(3)以机会成本为理论基础的内部经营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11.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
【答案】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包括: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人口数量及家庭户数增加;
(3)土地投机。
1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答案】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包括:
(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
(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
(3)社会要求;
(4)价格;
(5)土地利用计划;
(6)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13.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答案】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包括:
(1)保护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实现土地优化配置;
(3)保证土地价格的基本平稳。
14.简述土地抵押权所具有的性质。
【答案】土地抵押权的性质包括:
(1)土地抵押权的优先清偿性;
(2)土地抵押权的附属性;
(3)土地抵押权的不可分性。
15.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
【答案】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应制定《土地法》、《土地规划法》等法律法规;
(2)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3)改革土地使用制度;
(4)由政府直接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
(5)税收对于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也是一项重要手段。
16.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经济原则。
【答案】土地利用的基本经济原则包括:
(1)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
(2)扩大耕地面积与集约利用相结合;
(3)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4)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5)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三、论述题
17.试述开放土地市场的必备条件。
【答案】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土地市场的建立,也同样要求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更何况中国的土地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地市场的建立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就更加严格。这些条件主要是;
(1)清理地产、明晰权属。进入市场的土地,要求权属关系清楚,且具有法律效力。土地一经转移,如若地籍不明,则难以管理。解放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放松了地籍管理,加之60, 70年代土地平调频繁,城乡土地权属比较混乱,这就要求对城乡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恢复和建立地籍管理制度,须发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证书,建立土地档案,搞清土地权属,为开放土地市场创造基础条件。
(2)对城乡用地进行科学的分类、评估。地价的形成是土地市场的关键,而地价的高低,又关系到土地市场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只有对土地进行科学的分类评估,地产交易的地价确定才具有科学依据。否则,地价必然混乱失控,这既不利于地价及市场的管理,也不利于土地市场的发展。
(3)硬化国有企业预算,培育市场主体。在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因而,土地使用权的买卖、交易双方绝大多数是公有企业,其中又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使用经营者,因此,企业的最终所有权是国家的。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资料是依赖国家平价调拨,经营亏损也要由国家负担,企业预算一直处于软约束状态。在这种体制下,土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