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土地经济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
【答案】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2. 抵押权
【答案】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相关债务的抵押品享有的权利。
3. 契约地租
【答案】契约地租又称商业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将土地租给使用者,土地承租人与土地出租人,签订租赁契约所确定的租金。
4. 指数衰减公式
【答案】指数衰减公式是指:因素对某地快单元的影响分=该因素(中心)的功能分(1一单元距离中心的实际距离/中心影响的最大距离)
5.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答案】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土地或耕地的数量。
6. 房屋
【答案】房屋是指供人类生产、生活之用,有门、窗、顶盖,能保温、遮雨。
7. 土地
【答案】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8. 垄断地租
【答案】垄断地租是指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二、简答题
9. 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范围。
【答案】影响城镇土地定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繁华度:商服繁华影响度;
(2)变通条件:道路通达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路网密度;
(3)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完善度、公用设施完备度;
(4)环境条件:环境质量优劣度、文体设施影响度、绿地覆盖度、自然条件优越度;
(5)人口状况:人口密度。
10.简述土地抵押权所具有的性质。
【答案】土地抵押权的性质包括:
(1)土地抵押权的优先清偿性;
(2)土地抵押权的附属性;
(3)土地抵押权的不可分性。
11.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答案】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5)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12.影响资木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答案】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包括:
(1)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及其实现程度;
(2)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对水平;
(3)取决于农业投资总量。
13.简述影响土地价格的政策因素?
【答案】影响土地价格的政策因素包括:
(1)国家发展政策;
(2)土地利用计划与规划;
(3)价格政策;
(4)税收政策。
14.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答案】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包括:
(1)保护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实现土地优化配置;
(3)保证土地价格的基本平稳。
15.简述人类利用土地的四个阶段。
【答案】人类利用土地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1)依赖大自然恩赐的渔猎阶段;
(2)利用大自然的初始阶段;
(3)较大规模和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的阶段;
(4)开发利用土地与保护耕地相结合的阶段。
16.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
【答案】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包括:
非专业估价是指人人可以对某种物品的价格做出评估,其方法、精度差别巨大。
专业估价有五个特点:
(1)由专业人员完成;
(2)是一种专业意见;
(3)具有社会公信力;
(4)实行有偿服务;
(5)承担法律责任。
三、论述题
17.试述中国开放土地市场的必然性。
【答案】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土地一直是实行行政划拨、无偿无限期使用制度。这种土地使用制度,使城市土地得不到合理利用,城市规划难以实现,企业对土地多占少用、占而不用,其利用效益非常低下,而无偿占用好地的企业却能得到级差土地收益。种种弊端已使这种土地使用制度进入死胡同。因而,自80年代以来,各城市相继改革,开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并进而在一些开放城市和沿海地区开放土地市场。事实证明,逐步开放土地市场,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其必然性。
(1)土地市场是土地有偿使用的载体
土地有偿使用,不单是为了在经济上实现土地所有权、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而主要是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土地必须进行流转,而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来加以实现,必须开放土地市场。因此,要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也就必然要开放土地市场。
(2)土地市场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
在商品经济体系中,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用地数量经常发生变化,有的企业倒闭,土地需要转移; 有的企业生产扩大,土地需要增加。但行政划拨的土地分配制很难适应这种多变的现实,从而造成好地得不到好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此外,在商品经济运行中,如果土地这一生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