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61教育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有效沟通
【答案】有效沟通是指组织能够克服各种因素的干扰,保持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有效沟通需要坚持以下原则:①正确对待沟通; ②运用反馈机制; ③力求表达清楚; ④能够积极倾听; ⑤拓宽沟通渠道; ⑥加强平行沟通。
2. 负债比率
【答案】负债比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与外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的比率关系。一般来说,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债务比率可以很高。确定合理的债务比率是企业成功地举债经营的关键。
3. 战略联盟
【答案】战略联盟是指企业之间组成的一种合作战略,是一种合作协议。在这种协议之下,各个协议公司可以联合进行研究开发,分享技术,联合使用生产设施,相互之间营销各自的产品,或者合作生产配件、组装产成品等。
4. 古典决策理论
【答案】(1)古典决策理论的概念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一理论认为应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从而逐渐被更为全面的行为决策理论所代替。
(2)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日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简述题
5. 何谓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案】(1)根据企业制度的基本功能以及功能实现方一式,可以把企业制度定义为“规定或调节企业内部不同参与者之间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或标准的总和。”这些原则或标准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参与者的权、利关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阻滞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企业欲求其经营有效,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向、内容和规模,使企业产品符合社会需要,以保证产品价值的实现; 充分利用能够筹集到的各种资源,使有限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产品; 引导参与者的行为选择,诱发他们提供企业所需的贡献,形成实现企业目标所需的合力。
促进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企业制度的基本功能。具体地说,企业制度在为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基本规则和框架时,表现出三种基本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其中,导向功能是指企业制度指导企业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功能; 激励功能是指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的功能; 协调功能则是指通过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空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使他们提供的不同贡献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合力的功能。
企业制度是通过经营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来实现上述功能的:通过经营权力的分配,企业制度决定了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活动组织中的相对地位,也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内容和规模的选择,协调不同参与者的贡献; 通过利益分配,企业制度决定了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利益实现力式,从而以不同形式诱发这些参与者的行为选择,影响他们的努力程度。
6. 试述人际关系学说与科学管理理论的不同之处。
【答案】(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是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主要贡献是泰罗制。科学管理理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泰勒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重视实践的实干精神、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也是非常可贵的。
(2)人际关系学说
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主要以梅奥为主要代表,其贡献主要包括:①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两者的不同之处
①对人性的假设不同。科学管理理论假设人工人是“经济人”,行为科学理论假设人是“社会人”。
②对待组织的观点不同。科学管理理论仅仅注意到组织中正式组织的存在,且对正式组织的关注不够,而行为科学理论不仅注意到正式组织,还注意到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③研究的方法不同。科学管理理论通过研究动作、工资等来提高工人的效率,行为科学理论则从工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刺激工人提高生产率。
7. 什么是绩效评估? 其重要性如何理解?
【答案】(1)绩效评估的定义
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考察、分析、评估与传递的过程。其在本质上就是考核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或者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进行评价,它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与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的的一种管理沟通活动。
绩效评估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评价和开发。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估价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以便适时给予奖惩,如提薪、发奖金、晋升等。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如更新员工知识结构与技能,激发创造力等,最终提高员工的绩效。
(2)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①绩效评估是人员任用的依据。绩效评估是“知人”的主要手段,而“知人”是用人的主要前提和依据。
②绩效评估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人员调配前,必须了解人员使用的状况,人事配合的程度,其手段是绩效评估。
③绩效评估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培训的前提是准确的了解各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f 解其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势和劣势,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同时,绩效评估也是判断培训效果的主要手段。
④绩效评估是礁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准确地衡量“劳”的数量和质量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没有评估,报酬就没有依据。
⑤绩效评估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手段。奖励和惩罚是激励的主要内容,要做到奖罚分明,就必须要科学地、严格的进行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决定奖或罚的对象以及奖或罚的等级。
⑥绩效评估是平等竞争的前提。建立社会注意市场经济,需要鼓励企业竞争,一也需要在企业内部鼓励员工之间进行平等竞争,创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
8. 简述梅奥霍桑试验的主要观点。
【答案】(1)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
①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研究人员选择一批工人,并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试验组,变化工作场所的照明强度,使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