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下一种重要交际手段,已伴随着新技术的革新走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微博、微信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主要以文本形式作为普遍的交际方式。微博,主要以交际者发布语段文字的形式,因而在发布语段的过程中,会出现英汉间的语码转换。微信,作为搭载在手机上的即时通讯程序,主要以互动式的聊天为主要功能,因而在发送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字与表情符号间的语码转换。
概括说,本论文所研究的语码转换类别包括:英汉语码转换、文字与表情符号间的语码转换。在对英汉语码转换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微博里的英汉语码换,包括句内语码转换、句际语码转换、附加语码转换,以及一小部分句内和句际语码转换叠加混用的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句内语码转换是主要转换形式,句际语码转换、附加语码转换,以及句内和句际叠加的语码转换作为补充形式出现。句内语码转换中单词、词组作为主要形式出现,其中,名词、形容词、动词出现的频率最大,并且转换过程中的名词、动词都具有各自的转换特征。在具体转换中,英语是作为嵌入成份而出现,主体遵循的是汉语的表达规则。文字与表情符号间的语码转换,主要是从表情符号本身的性质进行研究。表情符号作为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媒介,在交际过程中是表达一定交际意图的符号信息。
研究还发现,英汉语码转换、文字与表情符号间的语码转换发生在微博、微信这两个不同的言语社区中,并且具有各自特点。英汉语码转换发生在微博这样一个开放、互动的言语社区中,交际者具备英语汉语的使用和转换能力,通过交际者间的相互交际与互动而形成的,发生在言语社区内部,显示交际者对语言使用规则的认同。文字与表情符号转换中形成的言语社区是在微信使用中,随着相互间的自然交往形成的一群人的共同特征,与交际过程中的交往密度有关,一般交际程度密切、熟悉的人之间会较多使用直白、简洁的表情符号。
从社会语用功能角度而言,英汉语码转换、文字与表情符号间的语码转换,都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交际手段出现的,并且具有各自的语用功能。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主要是在填补语言空白、表现社会认同,以及对语言现实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实现的。文字与表情符号间的转换,本文则主要从表情符号本身的性质展开论述,认为其具有创设语境,表达简洁、构建亲密关系,缓和交际氛围的语用功能。
在对语码转换的语言使用、语言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在认同度上,由于对使用者自身语用能力的要求,文字与表情符号间转换的认同度要稍高于英汉语码转换。
笔者认为,对语码转换这一新兴的语言现象应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它是伴随网络等新通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流行使用起来的。但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语码转换属于一种位于从属地位的辅助性的交际手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