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华大学人文学院629行政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组织伦理
【答案】在行政机关群体作为行政伦理主体的意义上,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体制、行政领导集团以及党政机关在从事各种行政领导、管理、协调、服务等事务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和行政道德的总和。行政组织伦理是针对行政建制的伦理规范而言的。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控制力,行政组织伦理的作用对象既是行政成员也是行政机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行政组织伦理可以被看作是注重客观性的伦理规范。其基本内涵包括:①程序公正的基本准则; ②民主责任的伦理导向; ③行政组织信任包括行政组织间、行政组织与公务员间、行政组织与公民间的信任。从影响上讲,缺乏信任的组织无伦理可言,因为信任是组织有效活动的基础。行政组织的运转与改革应该与信任联系在一起。
2. 政策的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
【答案】政府绩效评估是指某评估主体对某政府或政府机构工作成绩效率的基本评价和判断。它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1)内部评估是由行政机构内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分为由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估和由专职评估人员实施的评估。内部评估最大的优点在于评估的主体本身就是公共部门内部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但评估往往会附着一些自利行为,代表着某一部门的局部利益,这使内部评估容易走向片面性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2)外部评估是由行政机构外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以是由行政机构委托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专业性的咨询公司,大专院校进行的,也可以是由投资或立法机构组织的或由报纸、电视、民间团体等其他各种外部评估者自己组织的。外部评估优点在于外部评估者更为客观,但是外部评估也存在获取资料困难等问题。可见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各有其利弊,在实践中,应把内、外评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3. 行政程序法治
【答案】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等要素所构成的行为过程,包括行政行为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行政程序法治是涉及规范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问题。
4. 行政领导者职权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指由法律规定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职权是行政领导者发挥
支配性影响力的实质条件。同时,职权还意味着行政领导者必须承担的行为责任,否则就构成失职。因此,职权对行政领导者,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的义务,职权是权利与义务的共同表现。
5. 行政信息采集
【答案】行政信息采集是指各政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行政信息用户的需求,从有关信息源或载体内对各种形态的信息选择、采集、提取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即在“需求驱动”下,根据目的和要求将蕴涵、分布在不同时空域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行政信息采集和积聚起来的过程。行政信息采集是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提高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信息的采集应当遵循职能原则、目的性与及时性原则、真实性与可靠性原则、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完整性原则、计划性与预见性原则。
6. 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等活动的总和。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区别主要有:①工作性质和地位不同; ②内容不同; ③任务不同; ④职责分担不同; ⑤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并且是最重要的资源,把开发这种资源的潜力当作重要的任务。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扮演的是增加产出的“利润中心”的角色。强调管理的人性化,理解员下的需要,采取柔性的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二、简答题
7. 简述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
【答案】(1)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定义
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是指管理工作由业务内行再转变为领导、管理工作的内行。它是领导、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2)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
准确地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①在领导、管理工作实际方面,准确认识专业化的意义在于
a. 领导、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
b. 纠正被扭曲的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标准,是科学选才用人的需要;
c. 有利于提升领导、管理者专业素质。
②在理论方面,准确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领导、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3)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实现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途径是多样的。但这里的专业化,既不等同于业务知识专业化,也不等同于领导、管理学专业的文凭化。
关键是各级干部要树立起实现第_个专业化的转型意识,抓紧自学,接受各种培训、进修,自
觉地掌握领导、管理理论与方法,注意总结提高,探求领导、管理工作的固有规律,较快、较好地实现由有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硬专家”领导、管理,向具有战略决策、组织指挥、教育与激励及协调与控制能力等的“软专家”领导、管理的转变,成为“双内行”(业务内行和领导、管理内行的新型人才),出色地完成担负的领导、管理工作任务。
8. 2003年起中央政府提出使用绿色GDP 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一项重要指标,简述你对这一做法的看法。
【答案】《公务员法》规定,考核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公务员的工作成绩和服务情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与评价。考核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用在于可以了解和识别公务员,为公务员的奖惩和晋升提供客观依据,可以发现和选拔优秀的公务员,合理地使用人才,可以激励公务员的奋发向上的工作精神,调动公务员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从而保证行政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强人事行政体系的生机和活力。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先由个人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议,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对领导成员的定期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定期考核的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定期考核的结果是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用绿色GDP 来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是考核公务员的绩。绩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政工作中所取得的实际成绩。这是考核的重点,是对国家公务员所完成的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数量和质量、效率和社会效益、进行客观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对绩的考核必须实事求是,对那些虚夸假报、瞒上欺下的人,必须严肃法纪、避兔出现“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不正之风。
中央这一决定表明中央政府更加务实,改变了以往重效率轻效果的做法,从维护生态的角度考虑长远发展。这一考核标准既全面客观,也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官员重视可持续发展。
9. 为什么我国行政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
【答案】行政改革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的过程。
(1)行政改革之所以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
①行政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政府必须对传统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各国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引起各国政府对本国竞争力的高度重视。为应对全球化挑战,行政改革成为当代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②行政改革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发展经济、加强政府管理改革的中心任务。各国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