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819管理学与政治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领导
【答案】领导有名词性含义和动词性含义。作为名词的“领导”一般就是指组织的领导者。动词性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组织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是具有多层次、多领域内涵的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按权力基础进行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 按行为发生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行为发生的领域分类,有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具体业务领导等。
2. 逻辑数据库
【答案】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把概念数据库演化为逻辑数据库的主要工作是采用数据结构规范化原理与方法,将每个概念数据库分解成三范式的一组基本表,逻辑数据库就是这一组三范式基本表的统一体。逻辑数据库标准涉及各基本表的命名标识、主码、属性列表及基本表问的结构关系。
3. 民主行政
【答案】民主行政是指以民主价值观和政治伦理规范作为一切行政价值的基础的理论学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是60年代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沦在80年代的发展。民主行政理论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民主行政的理论观点概括起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代表和最大限度地表达公共利益。因此,公共行政必须超越党派观点,超越团体利益,始终如一地维护社会公平、公理、公德,维护社会正义。
(2)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国民的实质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国民参与是保障行政民主的根本途径,而行政民主山于政治与行政的不可分性成为政治民主的必要条件,同时亦是政治民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保行政“主权的委托者”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实现行政为国民服务的最高宗旨。与此相联系,必须实行开放式的政府公共政策议程,大大增强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在防止专业主义或“专家治国”的同时,反对仟何以效率或成本为借口实行行政集权,甚至行政专权。
(4)反对“价值中立”,主张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充分而有效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愿、需求、利益。
4. 专门监督
【答案】指在行政管理主体内部设专门监督机关,即专门监察机关实行的监察活动。我国行政管理专门监督中,最为核心、常用、有效的专门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机关实行的行政监察活动。国家行政监察机关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在我国县及县以上各级政府中都有设立。它在上级行政监督机关和所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独立地行使监察权,只服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因而其监督地位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a. 行政监察体制。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践中,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监察机关。当前国家行政监察机关与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
b. 行政监察形式。检查监督执法情况; 受理控告和检举; 调查处理违纪行为; 受理申诉。
c 行政监察权限。我国行政监察机关权限包括:检查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情况,查处违法行为; 受理对监督客体违法、违纪行为的申诉和控告; 审议本级政府任命人员的纪律处分事项; 教育监察对象遵纪守法; 制定、颁布监察工作相关规章、命令和指示。
5. 公共危机预警
【答案】公共危机的预警,指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根据本国或本地区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危机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做出科学的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息,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事件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活动。
6. 公务员佳职锻炼
【答案】公务员挂职锻炼指公务员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以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二、简答题
7. 简述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每一个时代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管理和管理环境之间是共生和依存的关系。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及政府职业化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政府复杂性的增加及信息化、技术化、专门化导致了政府管理对专门性人才需求强烈,这一切均导致了知识工作者的兴起。知识和信息工作者在政府公务领域内将占主导地位,在未来的公共组织中,知识和专家的权威将会凸现。
(2)从消极的控制转为积极的管理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管理,山于强调效率价值的有限性、公务
员的工具角色、严格的规划和程序、集中管理等,使公务人力制度僵化、缺乏活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是在己有的公务人事制度基础上,创造一个公务人员潜能发挥的良好环境,促使公务人员具有使命感,从而促使组织目标的达成和效能的实现,即新的公务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积极性。
(3)公务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视和强调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应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通过持续的学习以改变公务人员和公共管理者的态度、行为和技能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公共组织管理者和公务人员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变迁的社会,过去的被动式学习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新的学习能力是公务人力资源发展的核心,未来的组织人力资源发展将强调如何学习、学习如何思考、学习如何创造,并向终身学习发展。
(4)人力资源管理与新兴组织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金字塔形的组织机构正在让位于信息社会更合乎需要的组织结构。新型的组织结构将具有以下特点:①对环境具有开放性; ②组织结构的弹性化; ③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④强调通过对话建立权威,权力的均等化; ⑤信息的共享与决策的开放等。新型组织结构强调激发公务人员的能力和潜能,激发组织的活力与创新性。
(5)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
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公务人员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优点有:①可以增加效率,节约成本; ②有利于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制定; ③有利于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④有利于实现参与管理。
未来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包括:①建立电子人事政策法规和电子人力资源资料库; ②电子招聘; ③电子福利支付; ④电子动态管理。
(6)政府人力精简与小而能的政府
政府组织规模的庞大是各国政府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功能的扩张、社会发达、政务的增繁以及政府自身的内在扩张。而政府之扩张即导致政府财政赤字、效率低下、成本扩张。因此,从1990年以后,各国的文官改革,莫不把人力精简和紧缩管理作为主要措施。随着“小政府”观念的深入人心,人力精简将继续成为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7)绩效管理的强调与重视
绩效管理意味着组织管理者为公务人员规划责任与目标,以使他们的能力获得最大的发挥; 并通过绩效考评,以此作为公务人员奖惩的依据。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对每一项仃务与价值作清楚的陈述:②规划一套用以建立个人行为表现契约的程序; ③建立一套流程,作为公务人员能力改善计划的基础; ④订立绩效指标; ⑤建立绩效评鉴机制。
(8)公务伦理责仟的强调与重视
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公职人员的不道德行为导致了政府威信的下降,导致了公民对政府官员的“信任赤字”,严重者甚至影响到政府的合法性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强调公务人员的伦理责任而重振政府的威信,就成为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和趋势。许多国家纷纷致力于公务道德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从道德、法律等方面规范公务人员的伦理行为。如何维持公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