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投射测验

【答案】投射测验是心理学上对人格进行测验的一种特殊技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地表现他的反应,由专家分析其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各种刺激情境的作用就像银幕一样,被试把他的人格特点投射到这张银幕上。投射测验的主要用途是测量一个人内在的、比较隐匿的问题。

2. 鉴别指数

【答案】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中区分度的一个指标,即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项目分析的一个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即将所有被试在某个测验上的分数从高到低依序排列,划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求出此两组在每一题目上的通过率;再求出高分组与低分组通过率之差。其范围在+1.00〜-1.00之间。+1.00表示鉴别指数最高,-1.00表示鉴别指数最低。鉴别指数越高,题目的鉴别性能即区分能力越好。

二、简答题

3. 举例说明诊断测验如何实现它的诊断功能?

【答案】(1)诊断测验

诊断测验主要用来测查学生在各个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学习的长处和弱点,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补救措施。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学习缓慢儿童的鉴别评定上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⑵举例说明诊断测验如何实现它的诊断功能

例如,对于学习障碍儿童的鉴别,由专家结合心理学测量知识,确定了明确的内容范围编制出一套测量儿童学习能力的试题,并且经过预测,表明该测量的各项统计学指标都良好。经过统一标准的施测情境,施测程序,指导语等,收集儿童的测验成绩,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心理特质的分布是呈现正态分布的,所以低于三个标准差的儿童可以认为其学习有问题,至于是否存在学习障碍,还需要医学鉴定等。

4. 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

【答案】(1)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

卡特尔是美国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卡特尔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的准确性;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要与常模

相比较,才能充分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观点都已成为测量学上的重要观念。

比内认为,测量比较复杂的心理功能,不必苛求精确度,因为这些功能的个别差异较大。他认为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动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比内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一一比内一西蒙量表,史称1905年量表,可用来测量各种能力,特别是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

(2)特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测量对象逐渐扩大和复杂化。卡特尔的测量对象主要是肌肉力量等一些低级的机能,而比内开始开始涉足高级的心理机能比如人的智力等。

②测验法开始系统化。卡特尔最早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概念,但是比内给测验法以有系统的、精密的设计。比内的智力测验出现了以后,测验法才真正完善起来。

5. 试析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在能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中的影响。

【答案】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在能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能力测验的呼声很高,传统的智力测验在此却显得势单力薄,不能够测出不同的知识和能力专长。由于社会迫切需要能够辨别和判断在不同能力因素上的个体间以及个体内差异,同时,因素分析方法又使一般智力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能力因素的辨别分类成为可能,能力倾向测验应运而生。

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专业与工作职业的选择和咨询,以及人事工作的科学管理逐渐普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同的能力因素方面的优劣程度,从而能够最有成效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了能力倾向测验的诞生。

⑶成套能力倾向测验虽然往往包含了多种能力因素的测量,但一个测验不可能涵盖所有能力因素,其所制定的职业常模也不可能涵盖所有职业。因此,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人员选拔,能力倾向测验中若无针对相应能力的分测验,此时便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特殊能力测验一般针对于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测量,测验性质介于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之间,其内容与相应的专业或职业训练的重点是一致的,而测量目的既想了解个体在此专业领域的既有水平,又想预测个体今后在此专业领域成功的可能性。

⑷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更细化的能力测验出现,并且这些测验会在信效度上有较大的提高,也会更适用于新的测量目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6. 什么是实证效度?它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有何异同?

【答案】(1)实证效度

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是否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来作为检验标准。被估计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为效标。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差异,实证效度可以分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

①同时效度:效标资料是与测验分数同时搜集的。同时效度主要用于诊断现状,在于用更简

单、更省时、更廉价和更有效的测验分数来取代不易搜集的效标资料。

②预测效度:效标资料是在测验之后根据实际工作成绩来确定的。预测效度的作用在于预测某个个体将来的行为。

(2)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异同

①相同点。这三种效度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衡量测验的效度,相互补充,共同验证测验的有效性。

②不同点

a. 它们是估计测验效度的不同方面:内容效度是确定测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结构效度是确定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实证效度是对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b. 它们的应用范围不同。内容效度主要应用于成就测验,结构效度主要用于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实证效度主要应用于能力倾向测验。

c. 确定它们的方法也不同。确定内容效度的主要方法是逻辑分析法,确定结构效度的方法包括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等,实证效度的确定方法包括相关法、区分法和命中率法。

7. 试析创造力的实质与表现。

【答案】(1)创造力的实质

①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在创造力中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等人认为,发散思维表现于外部行为就代表个人的创造力。重视发散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并不排斥聚合思维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创造思维时,整个过程反复交织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创造能力包含独特性和有价值性两个基本特征。

(2)创造力的表现

吉尔福特与其同事霍夫纳尔将创造力的表现归纳为六点:

①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②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

③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④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⑤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⑥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