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常模

【答案】常模是一种参照标准,是指有一定代表性且数量足够大的样本(即标准化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可用于评价受测者该项测验成绩的标准。根据测验适用的对象团体,可分为全国常模、特殊团体常模、地区常模、学校常模等;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常用的有年龄常模和年级常模两种。按不同年龄阶段制定的各年龄阶段的常模,多为智力测验所采用;按学校年级制定的各年级的常模,适合教育测验;根据分数的性质,可分为百分位常模和标准分数常模等。

2. 标准分数

【答案】标准分数又称基分数或Z 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量数。标准分数Z 是一种以平均数为参照,以测验分数的标准差来衡量原分数在其常模团体中地位高低的一种评定方法。标准分数Z 值可正可负,且一般取值在-3〜+3之间。当原分数比平均数高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Z 为正值;当原分数比平均数低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Z 为负数。在标准分数Z 的应用中,由于标准分数Z 分值过小,并往往带有小数和负值等缺陷,通常把标准分数Z 通过线性变换,转到更大的标准分数量表上。

二、简答题

3. 试比较目标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异同。

【答案】(1)两者的不同点

①定义不同:所谓目标参照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上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常模是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为参照标准的测验,即将被试的得分与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在被试群体中的位置。

②测量目的不同:目标参照测验关注的是个体是否达到某个特定的标准;而常模参照测验比较关注于个体在特定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③适用范围不同:目标参照测验更多的运用于教育测验或技能培训等方面;而常模参照测验更多的适用于心理特质、人格等方面的研宄。

④用来衡量信效度的指标不同:目标参照测验用决策信度来表示信度系数,而常模参照测验用相关系数来表示信度;在目标测验中,结构效度很少涉及,但是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结构效度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2)两者的相同点

①在衡量指标上,难度两者都用通过率来表示,并且在内容效度的评定方面,两者也都大致相同。

②对于目标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有时并不排除同时采用一些常模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方法。目标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测验模式,但它们并非互不相容,当人们既对被试在测验中的绝对水平感兴趣,同时又想了解被试的成绩在其所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时,该测验便兼具了目标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的性质,对其测验分数,则既可以采取上述方法来解释,同时又可以采取常模参照测验的方法给出其百分等级等有关相对位置的信息。

4. [1]应用例9.1的数据采取等百分位等值方法完成下面的等值对应表。

[2]若例9.1数据是设计一之下采集获得的,请分别求取与x=65等值的y 测验分数的两种等值标准误(等百分位等值与线性等值两种)。

【答案】[1]

附表9.1.a x 测验分布附表 9.1.b y 测验分布

(1)当x=35时:

①先分别求出两测验分数的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列于表末列。

②设x=35, 在(a )表中求其百分等级。

③对已求PR ,在(b )表中求y 分数:

所以,当x=35时,y 的值为29.82。

(2)当y=50时:

①先分别求出两测验分数的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列于表末列。 ②设y=50,在(b )表中求其百分等级。

③对已求PR , 在(a )表中求y 分数:

所以,当y=50时,x 的值为57.90。

(3)当y=70时:

①先分别求出两测验分数的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列于表末列。 ②设y=70,在(b )表中求其百分等级。

③对已求PR ,在(a )表中求y 分数:

所以,当y=70时,x 的值为78.28。

(4)当x=90时:

①先分别求出两测验分数的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列于表末列。 ②设x=90,在(a )表中求其百分等级。

③对已求PR ,在(b )表中求y 分数:

所以,当x=90时,y 的值为85.71。

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