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工作实务(初级)题库>社会工作实务(初级)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说法不准确的是()。

A . 学习信任阶段(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B . 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C . 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9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D . 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岁):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范围不包括()。 社区老年人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化。 规划社区方案。 社区残疾人服务。 某社区近两年附近建设工程较多,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在社区内。这段时间里,社区内连续发生几起被盗事件,社区治安成为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有些当地居民甚至提出不允许外来人口在社区内居住,社区居民间相互不信任的气氛弥漫在社区内。为此,社会工作者小何深入到社区居民中,通过社区居委会召开居民大会,经居民讨论成立了由本地和外来居民共同组成的治安巡逻队。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工作达到的效果是()。 促进社区居民团结互助,加强社区治安防范。 通过调解社区居民纠纷,促进邻里和睦。 通过矫正社区居民错误想法,防止违法犯罪行为。 借助制订规章制度,维护社区秩序。 因父母工作调动,方立从农村转到城市的重点学校,因学校教学方式不同,方立暂时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教学节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同时因自己成绩和同学有差距,认为自己很笨,很害怕与老师、同学交流。针对方立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开展辅导介入的重点应放在()。 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朋辈交往能力的提升。 自信心方面的训练和提高。 情绪调节方面的辅导。 某慈善协会,每年都会为玉树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提供社会救助,既有生活和学习用品,也有以奖学金形式发放的现金援助。这一事例体现了社会救助的()特征。 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救助范围的广泛性。 社会救助工作者在面对一位因身体残疾而导致贫困的救助对象时,可以采取的工作模式是针对个体的微观的工作方法;而针对一个因自然灾害而导致贫困的社区时,可能要用到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方法。这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具有()特点。 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 服务对象的复杂性 。 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 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关于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说法不准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将人的一生划分成八个阶段,每一阶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来贯穿:①学习信任阶段(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②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③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④变得勤奋阶段(6~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⑤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9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9~25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⑦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岁),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⑧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上),自我完善与绝望期的冲突。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