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27体育专业综合考试之体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摄氧量
【答案】吸氧量又称摄氧量或耗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计量摄氧量。安静时,机体代谢水平低,能量消耗少,每分摄氧量与每分需氧量是平衡的。
2. 微循环
【答案】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正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3. 体育运动技术
【答案】体育运动技术简称为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合理有效的方法。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
4. 耐力
【答案】耐力是指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具体的来讲,耐力是衡量一个人长期的做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动作能坚持的持久多久的一个指标,一般可以从身体素质和意志方面来讲的。
5. 反应时
【答案】反应时是指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主要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填空题
6. 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包括道德_____、道德_____、道德_____和道德_____的形成和发展几个部分。
【答案】认识;情感;意志;行为
7. 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会导致明显的_____,当训练刺激增加,_____困扰也随之增加,这些困扰包括_____、_____、_____的增加,_____下降。
【答案】负性心境;心境状态;沮丧;愤怒;疲劳;精力
8. 1992年,_____等人对
了_____分量表。
【答案】格罗夫量表进行了简化和发展,将原来的65个题目简化为40个并增加与自我有关的情绪
9. 根据协变性原则,个体在对活动结果进行归因时,当自己与别人的成绩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_____的原因;当自己与别人的成绩不一致时,会把它归于_____的原因。
【答案】外部内部
10.状态焦虑是一种在_____上有变化、随_____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答案】强度;时间
11.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_____,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答案】社会支持
12.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_____。
【答案】运动动机
13.运动技能都包含有以下心理过程:_____; _____,在哪里及何时做;_____, 并实施行动。
【答案】感知相应的环境特点;决定做什么;产生有组织的肌肉活动
14.心境状态是由_____而引起的_____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_____的情绪状态。
【答案】环境刺激;情绪或情感;微弱而持久
15.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观点,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运动技能的认知阶段;运动技能的联结阶段;运动技能的自动化阶段
三、简答题
16.简述在运动中通过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中,为激发青少年的锻炼意志,有下列具体方法:
(1)树立先进榜样
通过介绍、宣扬优秀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的良好意志表现,以激励青少年产生仿效的愿望,使他们了解优秀运动员在向困难作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理解坚强意志的概念。
(2)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应当注意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向他们提出明确的由简单到复杂,或由做出短时间的努力到做出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道德意志要求。
(3)道德意志的培养要根据运动项目的需要而进行
广泛使用多样化的专门练习,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4)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
比赛和评分条件的变化可以培养青少年积极主动、努力进取的精神。
(5)教会青少年自我强化的方法
培养青少年使用自我鼓励、自我号召、自我命令、自我说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责难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意志水平。
17.简述注意控制训练的步骤。
【答案】注意控制训练的步骤包括:
(1)向练习者传授所参加运动项目的注意特点及注意要求的知识。
(2)对练习者当前的注意技能给予评价。
(3)根据运动项目的注意要求,分析练习者注意技能的长处和弱点。
(4)制定训练计划,帮助练习者提高注意的选择、转移、集中和分配的技能。
(5)通过练习,帮助练习者掌握和运用提高注意技能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18.简要回答姿势反射完成机制及其分类。
【答案】姿势反射是指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
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的总的反射活动。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1)状态反射
状态反射是指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的反射活动。
①状态反射的分类
a. 迷路紧张反射
迷路紧张反射是指头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时,内耳迷路耳石器官(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调节反射。由于不同头部位置会造成对耳石器官的不同刺激,使传入冲动沿前庭神经进入延髓的前庭神经核,再通过前庭脊髓束到达脊髓前角,与α运动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并发生传出冲动引起有关伸肌紧张性増强。
b. 颈紧张反射
颈紧张反射是指颈部扭曲时,颈椎关节韧带和颈部肌肉受到刺激后,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调节反射。
②状态反射的规律
a. 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
b. 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四肢弯曲。 c. 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在正常人体中,由于高位中枢的存在,这类反射被抑制而表现不明显。
(2)翻正反射
翻正反射是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比状态反射复杂,它有赖于中脑的协调。视觉在翻正反射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这类反射的步骤包括:
①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和耳石器官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入的冲动反射性地引起头部位置率先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