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6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卞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1)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①矛盾是普遍是指事物都具有矛盾,无处不有,矛盾无时不在。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世界上万事万物之所以各不相同,就是由于它们所包含的矛盾具有其特殊性。

(2)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总之,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如果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各种不同的矛盾,那就必然失败。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2. 简述运动和发展的区别。

【答案】“运动”和“发展”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1)运动

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它包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发展

发展是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即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不是发展,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不是发展,事物由高级到低级的倒退的变化也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答案】(1)区别

①含义不同

市场经济是指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

②侧重点不同

市场经济侧重于经济运行机制,是指经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侧重于经济形态,是指人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产品交换方式,与其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

③产生时间不同

商品经济的出现在时间上先于市场经济,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时才形成了市场经济。

(2)联系

①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

4. 简述人口生产的特点。

【答案】人口生产是指人类自身世世代代的繁衍,包括生育后代,培育和教育后代,又称人自身生产、人的生产、生命的生产。人口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它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人口生产的周期是指一代人生育下一代人的间隔时间。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口生产周期在20年以上。

(2)人口生产的形式与物质生产的形式不同。人口生产是通过男女结成一定的婚姻关系、组成家庭进行的。物质生产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与婚姻家庭关系是不同的。

(3)人口生产的结果与物质生产的结果不同。人口生产是为了人类世代延续所进行的生产,生育后代是人口生产的必要环节。而物质生产的结果是生产出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产品。

(4)人口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人口生产的惯性表现为,凡是长期不断增长的人口,都具有一种继续增长的趋势; 反之,长期不断缩减的人口,则具有一种继续缩减的趋势。

(5)人口生产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自然的生物性活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过程,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

(6)人口生产要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法则的制约。它既要受人的自然生殖、遗传等生物学规律的制约,更要受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以及社会进步程度等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5. 请指出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

【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社会历史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1)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的表现

它把社会意识看作对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它最突出的特点。

(2)错误产生的原因

历史唯心主义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做这些关系的根源。

所以,历史唯心主义是混乱的,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从根本上结束了唯心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统治地位的是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建立。

6.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

【答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过程。

(1)时代背景

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结束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从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中国向外国学习、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提供了机会和条件。那时追求进步的中国人无一不热心于向西力一学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传播过程

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就有人用节译或转述的方法,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然而这些介绍既不系统,又缺乏准确性。到了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大钊开始认真地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经在中国传播,便逐渐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为广大的先进知识分子所认同,成了先进分子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7. 谈谈《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案】《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而撰写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1)《宣言》的彻底唯物主义性质

《宣言》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去说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宣言》指出,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阶级的理论不同,《宣言》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归结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宣言》还分析了资产阶级时代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是如何决定这个时代的政治的、精神的历史发展的。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资产阶级的政治上的成就相伴随。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宣言》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了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这说明了经济的集中是政治集中的基础,政治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的发展决定的。《宣言》还驳斥了资产阶级的超阶级观点和永恒真理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