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音乐学院舞蹈801专业课[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西贝柳斯创作了7部交响曲,都是无标题的“_____”形式。

【答案】纯音乐

【解析】西贝柳斯创作的7部交响曲都是无标题的“纯音乐”形式。他的七部交响曲反映了这一体裁从浪漫主义后期结构庞大,色彩浓郁和感情极度允盈,向20世纪新古典主义的约束简洁方向的转变。

2. 德沃夏克的歌剧代表作为《_____》,讲述了一位因为爱上凡人而遭受巨大痛苦的仙女的故事,其中的咏叹调“月亮颂”是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答案】水仙女

【解析】安托宁·德沃夏克(1841~1904)是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

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歌剧代表作《水仙女》是根据剧作家亚罗斯拉夫·克瓦皮尔创作的脚本作曲的。

3. 文艺复兴时期的弥撒曲,有引用素歌旋律作为固定旋律的_____弥撒曲,也有大段借用现成曲调的弥撒曲。

【答案】定旋律; 模拟

【解析】“定旋律弥撒”即常规弥撒的各部分用同一首圣咏或世俗旋律作定旋律声部,并对它进行增值、减值、逆行和倒影等多种对位手法处理。“模拟弥撒”即大段借用现成旋律(包括经文歌、牧歌、尚松等的旋律)为素材创作的弥撒曲。

4. 威尔第早期的歌剧《纳布科》是作曲家成功的起点,中期写有著名的三大浪漫主义悲剧《_____》

,其中《_____》是威尔第歌剧创作进入成熟的标志,1871年创作的埃及《_____》和《茶花女》

背景的歌剧《阿依达》是他中期创作的顶峰,晚年以莎士比亚同名剧为题材的《奥赛罗》是意大利悲歌剧的最高造诣。

【答案】游吟诗人; 弄臣; 弄臣

【解析】威尔第是意大利作曲家。早期的歌剧《纳布科》是威尔第的成名作。中期创作的三

,其中《弄臣》是威尔第歌剧创作进入成熟大主义浪漫悲剧是:《游吟诗人》《弄臣》和《茶花女》

,达到了他中期创作的顶峰。晚期仅两部歌剧:《奥瑟罗》和的标志,1871年底首演的《阿依达》

《法尔斯塔夫》。《奥瑟罗》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创作,是意大利悲歌剧的最高造诣。

5. 德彪西印象主义的管弦音乐作品有:根据马拉美同名诗歌写作的前奏曲《_____》、三联画《_____》和交响素描《_____》等。

【答案】牧神午后; 夜曲; 大海

【解析】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其管弦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二联画《夜曲》、交响曲素描《大海》。其中《牧神午后》取材于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篇。

6. 14世纪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世俗音乐体裁有_____、巴拉塔和狩猎曲。

【答案】牧歌

【解析】意大利14世纪音乐的重要体裁有牧歌、巴拉塔和狩猎曲。牧歌表现内容丰富多样,如政治讽刺、道德寓义,更多是田园诗和爱情诗,也用模仿手法,高声部富于情感表现。

7. 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呈示部包含两个对比的主题:_____和_____,它们在形象性格和调性上形成鲜明对比。奏鸣曲式结构往往用于大型器乐套曲_____、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答案】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 交响曲

【解析】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仅由乐队提示出的第一呈示部包含主部

主题和副部主题两个对比的主题。奏鸣曲式结构常用于大型器乐套曲交响曲和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8. 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有三种,_____是巴罗克时期最主要的协奏曲形式,_____是现代协奏曲的主要形式。

【答案】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

【解析】协奏曲最早产生于17世纪末,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器乐形式。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有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或协奏交响曲、独奏协奏曲三种类型。大协奏曲是巴罗克时期最主要的协奏曲形式,著名作品有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独奏协奏曲是现代协奏曲的主要形式,著名作品有维瓦尔迪的《四季》。

9. 勃拉姆斯创作中带有标题性构思的音乐作品有《_____》和《_____》。

【答案】学院节庆序曲; 悲剧序曲

【解析】勃拉姆斯于1880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学院节庆序曲》和作品。《悲剧序曲》是带有标题性构思的音乐

10.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杰作有:罗西尼的大歌剧作品《_____》、贝里尼的歌剧《_____》和多尼采蒂的半正歌剧《_____》。

【答案】威廉·退尔,诺尔玛,拉美摩尔的露契亚

【解析】《威廉·退尔》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两尼干19世纪,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诺尔玛》原为二幕正歌剧,也有编成四幕演出的,罗马尼编剧,

贝里尼谱曲。三幕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三幕歌剧是多尼采蒂最有名的作品,属于半正歌剧。

11.中世纪的_____调式系统以古希腊音乐理论为基础,同时受到东方教会八调式系统的影响而形成,它们的名称沿用了古希腊托诺斯的名称如多里亚、弗里几亚等。

【答案】教会

【解析】中世纪的调式概念是一种旋律的分类理论,目的在于对格里高利圣咏进行整理、归类。中世纪的教会调式系统以古希腊音乐理论为基础,对圣咏调式进行归类,形成了八个教会调式理论。16世纪,瑞士理论家亨利库斯·格拉瑞安为八种教会调式又加上了四种,最终形成了十二种教会调式。

12.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的是作曲家_____,他创作的歌剧《_____》和管弦乐幻想曲《_____》分别开创了俄罗斯民族歌剧和民族交响乐。

【答案】格林卡:伊凡·苏萨宁:卡马林斯卡娅

【解析】格林卡是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国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音乐创作特别是对俄国浪漫乐派强力集团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歌剧《伊凡·苏萨宁》是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 《卡马林斯卡娅》继承发展了俄罗斯民间器乐演奏的传统,又融合了格林卡掌握的专业技法,是对俄罗斯民歌作交响化处理的一种尝试,开创了俄罗斯的民族交响乐。

二、名词解释

13.埃尔加

【答案】英国作曲家。早年以写作合唱曲著名,管弦乐曲《谜语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隆修斯之梦》树立了他作为一流作曲家的声誉。音乐风格极为个性化,以色彩化配器见长,情感表达丰沛热烈,形成独特的“埃尔加风格”。

14.五人团

【答案】1860年前后形成的俄罗斯作曲家群体,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五人。他们高举格林卡旗帜,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学和历史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写作富于民族特性的音乐作品。

15.《创世纪》

【答案】海顿创作的清唱剧作品,1798年首演于维也纳。歌词来自《圣经·创世纪》和英国诗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叙述上帝创造天地日月、山河鸟兽的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

七天,第三部分叙述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作曲家以栩栩如生的音乐描绘手法,形象化地沤歌了一切生物。全剧洋溢着欢乐与光明,是清唱剧历史上的不朽杰作。

16.牧歌

【答案】16世纪意大利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14世纪已产生,是二至三个声部的抒情歌曲,多为田园诗或爱情诗,以“利都奈罗”为结束段,“新艺术”作曲家兰迪尼写作了大量牧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