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简述题

1. 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如何咯守新闻专业主义。

【答案】(1)新闻专业主义的含义

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 )是指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它以履行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小是某一利益团体,更不是媒体本身。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摆脱党派和团体的立场准确地报道事实。

(2)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

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的盛行,给了传统媒体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与新媒体结合,是促进传统媒体转型的不多良机。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时代主要体现在两个力面:宏观力面是新闻机构开设的官力微博、微信,微观方面是著名新闻记者开设的个人微博、微信。

①在官方微博、微信方面,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表现

a. 新闻来源多样化。

b. 新闻报道贴近性加强,选材实用,文风朴实,注重受众的感知和体验,注重受众接受和引导。

c. 新闻自由被认为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尽管最近部分媒体一直在强调“网络/微博不是法外之地”,但由于网络的及时性、草根性和渠道广泛性,网络中的新闻自由毕竟要大于现实生活,自媒体中自我把关和政府监管相比传统媒体较为宽松。

d. 自媒体中,由于信源的增多使得把关难度增大,加之时效性的考量,失实报道比例上升。 ②在新闻记者个人微博、微信方面,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表现

a. 部分个人微博己经具有官方化色彩,如@丹丹说天气己经成为类似栏目组的官方微博,内容主要是工作,即天气信息,@杨锦麟虽然是个人微博,但已经成为凤凰卫视的很好的宣传工具,再比如说@纠纠、@蒋方舟、@肖锋都或多或少的会被人们和《新周刊》划归同类。

b. 部分新闻记者微博成为反抗传统媒体的限制、发挥自己新闻理想的圣地。诸如@简光洲、@王克勤等。

c. 部分新闻记者通过开微博只是一种娱乐,通过娱乐来压制现实工作中的冲突。这种微博基本无新闻专业主义可言。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体现更加弱化、范围更加狭隘。如果说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是“碎片和局域的呈现’,,那么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体现就只能是泡沫化和孤岛式存在。

(3)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烙守新闻专业主义

我们也看到了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救赎的希望”:网络相对传统媒体管制力度要小; 传统媒体广告遭遇天花板,而新媒体的广告市场正井喷式发展,对传统媒体的诱惑力大; 另外,随着网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新闻专业卞义要求也会提高,专业主义将会成为传媒行业主的考虑对象。为此,个人认为传统媒体在自媒体上构建新闻专业主义还需努力。

首先,要重视自媒体,把自媒体当做是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来对待,依托母体,团队运作,权力下放,规则明确。加强与母体沟通,这是延展母体权威性、表现自媒体专业性的好途径; 团队运作有效避免自媒体信息的过于个人化倾向,群策群力也可以把失误降到最低; 权力下放是指自媒体团队有非重大新闻自行裁决权,这样更加有利于自媒体更好生存下去; 规则明确是指新闻筛选要求规则明确,有计划、有目的选择素材,有步骤的验证信息真伪等。

其次,在新闻业务方面,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应该加强新闻信息真伪辨别、注意标明信息出处、新闻选材要么贴近生活要么具有娱乐性,注意语言的通俗和接近性等。

最后,传媒工作者也要强化专业主义意识,内化专业主义为自身的职业操守。只有内化为传媒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才能更有效地使传媒为大众服务。

当然,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实现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支持。宣传任务的放松、监管的逐步法制化、学界积极地配合和宣传、传媒企业的效益普遍良好、良好的传媒受众等都是构建新闻专业主义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只有政府、学界、业界、传媒市场、受众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塑造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

2. “容器人”对认识网络危害的启示。

【答案】(1)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口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 “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2)“容器人“的存在说明网络可能会使网民沉溺于互联网而不能自拔,产生媒介依存症,现代社会诸多宅男、宅女的存在就是当代容器人现象的衍生体。这就要求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培养网民正确上网; 另一方面,注意净化网络信息。

3. 媒介产品受到哪些影响因素影响?

【答案】(1)媒介产品的含义

媒介产品是指媒介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能满足媒介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广义的媒介产品包括新闻版面、文字版面和广告版面、节目和广告时段。狭义的媒介产品指报纸、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等。

(2)影响因素

①政治。决定哪些内容可以报道,哪些不可以报道,如扰乱社会治安,黄色,暴力等内容肯定要受到限制。

②经济。媒介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广告费所得,所以收视率成为任何一家媒介都会注重的,收视率越高,广告费用就越高。

③把关人。把关人主要是指媒介内容的生产者,包括记者、导演、编辑、相关领导等,这是媒介产品内容的直接影响者,也是媒介产品的积极推动者,是需要及时获取媒介产品受众反馈的人。

④受众。受众是传播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也是传播媒介的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强大的市场经济作用力的推动下,当前我国新闻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态势即竞争。报刊大战、电波大战打得轰轰烈烈。各新闻媒介被推向市场成为独立法人,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势必要抓住受众。媒介需要通过对受众的了解和研究,获得反馈。当受众兴趣不断变化,媒介就必须相应作调整。

⑤信息所含新闻价值大小。信息变成新闻必须有新闻价值,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构不成新闻。 ⑥投资者。投资者是指能对媒介产品直接施加影响的人,包括广告主和股东,这些影响对媒介产品的影响主要是负面影响,是影响媒介专业主义的,新闻媒体应当避免此类影响因素。

4. 请阐述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要求。

【答案】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西方国家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范,也是主要的新闻专业理念。在我国,客观性原则也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

(1)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

①新闻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即态度上的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维护新闻客观性原则,要做到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新闻内容真实准确。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讲,客观性并不是指类似科学实验班的精确,而是记者要努力写出或作出不带个人感情并将事实和观点分开的新闻或报道。

②客观性报道包含三层含义:a. 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b. 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 c. 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这三层含义构成客观性报道的基本框架。

③客观性报道的含义意味着对事实的尊重,对记者主观的否定。但事实上,报道的客观性从一开始就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即在实际工作中,记者在选择事实中能否真的不带偏见,能否真的抱超然态度,选择、报道事实能否和记者的价值判断完全分离? 无论是对新闻工作的现状调查或从理论上分析,彻底摆脱偏见是困难的。

(2)新闻客观性的实践要求

①完整(或称全面)。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