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58财务会计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包括:
(1)含义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要随着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相应变动,大体上反映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占有的份额。
(2)适用范围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适用于实施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
(3)科目设置
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以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等明细科目。
(4)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①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
②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以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一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5)投资损益的确认
①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②投资损失: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6)被投资企业分派股利
①宣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②分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7)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①增加: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②减少: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科目。
2.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的含义及其主要调整内容。
【答案】(1)“间接法”的含义
间接法是以利润表上的净利润为出发点,调整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利润表中反映的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其中有些收入、费用项目并没有实际发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入和流出,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调整,即可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具体需要调整的项目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 二是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 三是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四是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2)间接法调整内容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需要调整的项目如下:
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企业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本项目可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记录填列。
②“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反映企业本期计提的折旧。本项目可根据“累计折旧”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③“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两个项目,分别反映企业本期摊入成本费用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及长期待摊费用。这两个项目可根据“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④“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本期由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发生的净损失。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科月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如为净收益,以“一”号填列。
⑤“固定资产报废损失”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固定资产盘亏(减:盘盈)后的净损失。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中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减去固定资产盘盈收益后的差额填列。
⑥“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反映企业本期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本项目可根据利润表上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的数字填列,如为净收益,以“一”号填列。
⑦“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发生的应属于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可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如为收益,以“一”号填列。
⑧“投资损失(减: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本期投资所发生的损失减去收益后的净损失。本项目可根据利润表上“投资收益”项目的数字填列; 如为投资收益,以“一”号填列。
⑨“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项目,分别反映企业本期与净利润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可分别根据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分析填列。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数小于期初数的差额,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正数填列;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数小于期初数的差额,以“一”号填列。
⑩“存货的减少(减:增加)”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存货的减少(减:增加)。本项目可根据资产
负债表上“存货”项目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一”号填列。
⑪“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项目,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及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的减少(减:增加)。
⑫“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项目,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性应付项目(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以及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的增加(减:减少)。
3. 什么是会计政策变更? 什么是会计估计变更?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区分二者有何意义?
【答案】(1)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
(2)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赖以进行会计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而对原来的会计估计所作的修正。
(3)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会计政策是对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列报项目等的规定,其变更会影响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变化;
②会计估计是根据会计政策的规定,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该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其变更影响的是列报项目等的具体金额或数值。
(4)区分二者的意义在于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企业情况,使得报表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企业状况及由于政策的改变带给企业的影响,以便做出更符合经济政策环境的决策。
4. 其他资本公积包含哪些内容? 应如何进行核算?
【答案】其他资本公积主要是指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其他资本公积,一般是由特定资产的计价变动而形成的,当处置特定资产时,其他资本公积也应一并处置。因此,其他资本公积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
其他资本公积的内容及核算如表所示:
表 其他资本公积的内容及核算
5. 不同来源取得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在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
具体如表所示:
表 入账价值外购与自制存货的入账价值构成比较 【答案】存货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购存货和自制存货,其入账价值在构成上各有特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